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社会保险 > 正文
 

国际经验警醒中国养老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11:12 经济参考报

  几乎全世界都面临着相似的人口趋势:出生率日趋下降,人们的寿命延长。即便是在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策制定者们都不得不想方设法应对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带来的负担。尽管各国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但有效解决隐性债务、建立完善的财务机制和推迟退休年龄成为各国在面对养老金重负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专家们认为,其中的实践经验或许能给中国带来些教训和启示。

  “如果养老金体系运转出现了困难,不管是由于收支不平衡,还是债务缺口所致,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共养老制度都必须要直面并解决问题。”世界银行社会保障专家于小庆说。

  与之相比,中国面临的问题看起来要显得更为复杂和严峻。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1997年起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从过去现收现付的企业养老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

养老保险转变。但是,由于在转制过程中产生的巨额隐性债务没有解决,实际发放时收不抵支,个人帐户挪用统筹基金,空转现象严重,养老金支付压力日益显现,引发了公众对养老保险的信任危机。不久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养老保险新方案,网上多项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充满担忧。

  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测算,这笔隐性债务大约在8万亿元左右。“这个缺口如果不解决,随之而来的收支压力就只能依靠中央财政拨款注入和挪用个人帐户基金以解燃眉之急,但这些方法都是属于用下一代的钱来赡养上一代人,损害了在职劳动者的利益,所以应当尽快用划拨国有资产的方式来实现政府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黄必红博士说。

  专家指出,许多国家都存在养老金欠债,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一债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债务危机将越来越重。

  其实有些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养老保险问题上已做出了成功的范例。许多学者认为智利走过的养老保险改革道路与中国最为相似——同样是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同样产生了巨大的转制成本,而智利则进行了较成功的改革。

  黄必红介绍,智利采取的是依靠政府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解决隐性债务。随后其养老方式从现收现付制完全转向个人帐户制,个人帐户资金由私人养老金公司运作,雇员和雇主所承担缴费率比较低,而资金回报率较高,资金运转反过来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

  有消息称,鉴于养老金赤字压力,美国正在讨论是否应当采用积累制的养老金制度,缩小现收现付制的范围,建立个人帐户。对此,专家分析,传统的现收现付制不易吸引人们延长工作年限,而且在劳动者与退休人员比率不断提高的现实条件下,这种制度最终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目前的趋势是必然从现收现付方案向积累制发展。但中国目前由于个人帐户挪用到统筹基金,其实质还是停留在现收现付的模式上。因此尽快解决历史债务,做实个人帐户,是中国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首要步骤。

  如何确保人们退休后生活仍能保持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世界银行在不久前发布的《二十一世纪老年人收入支援:关于养老金改革的国际观察》报告中提出建议,认为应该构建多样化的养老金体系:即包括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公共部分,又包括私人管理和私人筹资部分:“为了保证足够适当的老年退休收入,政府不能只依赖一个支柱,而必须分散风险,并确保拥有从适当的社会安全网到家庭支助的各项措施。”世界银行社会保障专家依雯·辛对此解释道。

  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在这份报告中还指出,由于多数国家养老金方案未能遵循“精算”的原则,导致了财务上的不可持续。比如,如今老年人比刚设计这些方案时的预期寿命要长得多。于小庆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每月基本养老金中计发系数按10年的预期寿命来确定,显然少于人们实际领取养老金的年限,无形中加大了政府的负担,因此在计算中就应当做出调整,使个人帐户积累资金根据退休后的生命期限平均分摊,消除新增加的资金缺口压力。

  与此同时,各国还纷纷提出推迟退休年龄来减缓养老金压力。法国进入战后就业人员退休高峰期以来,退休金入不敷出的矛盾日益突出。希拉克在2003年提出的改革重点就包括延长退休年龄,缩短领取养老金的时间。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原野指出,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是先富后老,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之后才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而我国则是从经济不发达的传统农业社会,在没有建立保障时就直接进入老龄,老化时间只有18年,速度非常快。因此延长工作年限对于中国来说就更加重要。世界银行则更明确地建议中国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取消所有提前退休的优惠政策,实行男女同年龄退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