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遭遇农民工退保之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 10: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对珠三角一些城市社保经办机构来说,今年春节后比往常明显忙碌。时至今日,前来咨询养老保险政策事宜的农民工依然络绎不绝,前来排队等候申办养老保险退保手续的农民工依然接连不断。 原以为忙过春节前农民工退保潮这段时间后就可以松口气的社保经办工作人员,如今仍在忙于应对一轮始料不及的农民工退保潮。
政策调整引发退保潮 今年4月,广州市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规定,调整农民工一次性退保政策:与企业解除 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经本人申请,可一次性领取其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个人负担的缴费基数8%),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此前,农民工在退保时,可以获得其个人账户上的全部款项(缴费基数的11%,即个人负担的缴费基数8%加上企业负担缴费基数的3%)。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士指出,当前一些农民工在转换工作单位时,经常选择退保的方式终结养老保险关系,累计缴费年限总是达不到15年,这一做法不仅违背了促进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的宗旨,还将导致他们晚年不能领取养老金;此次政策调整,表面上看农民工退保时少拿了3个百分点,其实却能起到促进农民工少退保的作用。但是,这项为农民工着想的政策措施,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许多农民工纷纷退保。 无独有偶。在广州之前,珠三角的中山、珠海等地都已开始执行广州调整后的退保政策,同样也遭遇了农民工的退保潮,不少社保机构的办事窗口经常出现排队等候办理退保手续的农民工。 在广州、中山、珠海出现的退保潮,也波及到了邻近的深圳和东莞这两个农民工密集的城市。为此,两市社保部门通过多种方式,承诺近期不会改变个人账户累计款项全额退还的政策,希望广大农民工不要听信传言,不要产生忧虑,不要盲目跟风退保。 多种因素促成退保潮 今年二季度出现在珠三角部分城市的农民工退保潮,实质上也是近年来农民工社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一种表现。 在5月底召开的东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农民工退保问题成了一个热点话题,特别是去年有40万农民工在东莞退保,更加引起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关注和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农民工退保?” 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陈宗文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从他的研究中,人们不难发现:农民工缺乏参保热情甚至退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深层次的。 其一,农民工普遍缺乏社会保险意识,对社会保障制度心存疑虑,担心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日后收不回来。 其二,我国现行社保制度不能在城乡之间实现有效对接,社会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流动存在尖锐矛盾。 其三,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超出农民工承受能力。以广州为例,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在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是上年度(2003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353元的55%即1294元,企业每月按基数20%即259元缴费,农民工每月按8%即103元缴费。事实上,在广州的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不足1000元,100多元社保费对其来说不是小开支。 其四,农民工参保后不能和当地居民享受同等社保待遇。以养老保险为例,按照政策规定,必须在一个地方累计缴费,才能在当地领取退休养老金。但是,由于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做到这点难度很大。 必须高度重视退保潮 在今年初广东省“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出呼吁:如果任凭农民工退保现象发展下去,必将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是造成部分农民工养老保险无着落,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二是导致国家养老保险政策难以贯彻执行,影响社会保险水平提高。 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梁柠欣认为,由于目前的农民工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其养老还没有成为社会问题,所以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险退保问题的严重性和后果,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但如果因此而无所作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必将困扰整个社会。 一直以来,土地和家庭是农民养老的两大依靠,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这两大依靠的保险系数已在不断降低。目前,农民依靠土地务农获取收益既不丰厚也不稳定。同时,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土地转让他人耕种甚至不惜抛荒,而且其家庭结构也同城市一样日趋小型化。这意味着,现在的农民工今后养老问题,已经不太可能像上辈那样依靠土地和家庭实现自我养老。另外,农民工务工收入有限这一因素,也将极大地制约其自我养老的能力。 面对这些情况,广东等地很早就在农民工群体中推行社会养老保险,显示了一种先见之明。当前出现的退保问题,不仅阻碍了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进,更会对农民工和全社会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如何通过政策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而又紧迫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