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再提民营医院医保门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03:18 第一财经日报 | |||||||||
“民营医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保的准入限制。在大多数患者看来,医保是医院质量好坏的分野。所以,尽管非医保人员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民营医院仍然渴望成为医保定点单位,只是这个问题迟迟没有解决。”作为上海民营医院之一的上海仁爱医院曾在2004年年底传出消息,有望成为医保定点单位。该院院长高喆透露,目前仁爱医院仍未获得医保定点单位资格。
在日前结束的上海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为上海私营企业提供平等的市场准入环境》中指出,上海私营企业市场准入的广度较令人满意,但深度不够。上海应该为私营企业提供平等的市场准入环境,企业的准入“门槛”不能因企业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在卫生医疗方面,该报告建议要开放此领域,建立适应多层次需求的差别市场,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建立高中低端市场共存的结构;对公、私营医院实行同等政策,支持进入医保定点单位;放宽医疗价格控制和建立民营医院行业协会等。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表示,民营医院成立并不难,但至今不能完全平等地享受国有医疗机构的政策。 “我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个标准——什么样的医院能成为医保定点单位,”高喆说,“只要有了标准,我们就有了前进的目标。” 除医保准入限制,民营医院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等项目上均受约束。高喆认为,过去只有公立医院,政府出台类似规定是为了规范各家医院的有序竞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投资方顾及回报率,不会盲目购置设备。 国务院法制办科教文卫司副司长宋瑞霖表示,医疗服务行业具备双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即可以创造价值的经济性;二是社会属性,即福利性,它的承担者应是政府。“由于我们忽略了医疗服务行业的产业性质,导致长期以来习惯于用政府行政权力而非市场力量配置社会医疗资源,政府承担了部分本应由市场承担的责任。” 据宋瑞霖介绍,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构成中,政府支出为15.2%,社会支出为26.5%,个人支出为58.3%,且个人支出所占比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他认为,卫生费用中的个人支出比例最高,意味着个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政府的供给能力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健方针是建立在政府供给能力基础上的,它不能反映出社会主体的客观需求。要满足这种需求,应该吸引、鼓励民间资本开办医疗机构,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同时,公平对待各种医疗机构,根据其提供的服务种类来确定各种待遇,而非投资主体。” 但汪亮认为,如果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不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布局,不能按照市场需求,“民间资本就只能在外面游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