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龙:保险的异化及其危害

2013年01月04日 09:56  保险经理人 

  旧话重提(13)

  如果保险公司热衷于经营脱离保险保障功用的所谓新型金融产品,其潜在的问题是很大的。一方面推销与保险功能无关的产品,另一方面从事与保险业务无关的资金投机。副业规模远远超过主业,那么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务的招牌实际上就已经徒有虚名了。

  寿险公司积累大量人身风险保障的长期资金,具有金融的部分功能和风险特征,在严格监管下,审慎的资金运用是必然和必须的,也是寿险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重要前提。这种功能演进的历史脉络是清晰的,这种真正意义的保险资金运用的金融功能是为保险公司履行保险保障功能服务的,目的是确保保险保障功能的兑现,而不是脱离保险根基的自我膨胀。如果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已经异化和变质,导致保险公司主要不是卖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运用的资金也不是出售保险产品获得的资金。这时所谓的“保险资金”运用实际上只是“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而所谓的保险公司实际上已经与保险无关了。如果保险公司主要去搞与保险无关的金融业务,现实和潜在风险是巨大的。

  一是脱离专业经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业务是需要专业机构、专业的规则、专业人才和专业素质的。如果保险公司做与保险无关的银行和证券业务,无异于没有金刚钻,却大揽瓷器活,在没有经营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销售误导、投资失败和不兑现承诺的问题很难避免。

  二是脱离专业监管。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监管也需要专业的机构、专业的规则、专业的人员和专业的素质。如果本应监管保险的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实际监管的却是穿着保险公司外套的银行和证券机构,无异于让理发师去做大厨,既发挥不了专长,又做不出美味,还抢了人家厨师的饭碗。

  三是引发社会不满。如果保险公司不做真正的商业保险业务,社会上的风险并不减少,保险需求并不减少,人们必然自发地选择其他的替代方式,比如大量储蓄、互助自救、单位自保等朴素原始的方法规避和分散风险,造成现代经济中盛行古老保障方式的怪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的压力也会空前膨胀。社会上还会涌现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非法”商业保险业务和商业保险机构。原本稳健的保险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空前增大。

  如果把持不好,保险业把天然优势给丢了,一窝蜂地赶时髦,往自己弱势的路子上走,很难不捉襟见肘。保险业应当集中主要精力、人力和物力研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研究如何管理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研究如何最大限度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持续性的风险损失补偿。如果不是关注风险而是关注资金,不是关心如何为别人避害而是关心怎样为别人逐利(其实是为自己逐利),就等于一个号称为社会管理风险的行业走上了给社会制造风险的道路。比如说,把保险做成基金,把保险说成存款,把存单变成保单等现象就是显然的迹象。

  保险这个原本非常稳妥和可以预期的行当,如果往金融功能那边偏得过多,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偏离保险的规律和轨道,问题早晚要显现出来。银行是货币的集散地和国民经济的结算中心,牵一发,动全身。金融有一种内在冲动,它始终是在经济大潮的最前沿,在风口浪尖上,它要推动和引领经济发展。如果保险偏向金融,偏的过多了的时候,就会过分强调它的金融功能,就一定要追求大量的资金,需要玩钱,需要大量的钱进来。现金流进来以后,接着就琢磨怎么玩,怎么赚回更多的钱。一旦在这条路上走远了,自然就会远离国家经济社会保障这个大的体系,脱离保险原本的宗旨、专业、特长和根基。这与脱离实体经济的资金泡沫如出一辙。

  金融功能对保险业来讲是派生出来的副业,是很好的调料,但我们不能把调料拿来当饭吃。功能错位是导致非正常销售和非正常退保以及理赔难问题的内在根源。

  过多的非正常退保和普遍性的理赔难,不会是凭空和偶然出现的,一定是从某种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如果保险扎根在风险保障体系里,以保障为本的话,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保险通过精算,通过大数法则和统计原理,成本费用、赔款、利润,费差、死差、利差这些东西都在掌控之中,比较精准,这个行业的日子会过得很稳当也很殷实,绝对不会冒很大的风险。当然盈利一定也不会很大和很快,保险天然就不是一个获取暴利的行业,保险业是从互助这个角度发展到现在这种商业模式的,其生命力就在于薄利多收、风雨无阻。

  如果一个原本属于避害的行业,忽然华丽转身,干起了逐利的行当,想玩大钱,又不专业,那么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谁会信你找你。不想方设法误导,钱就进不来。要让大量的钱进来,就必须采取各种非正常的手段,因为靠正常的保险规律运转起不到突飞猛进的效果。于是就采取各种特别的激励机制,一层一层的加码,目的就是不择手段也得把钱弄进来。随之而来的就是误导,普遍性的误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自然就会形成相应的动力机制,包括商业贿赂等等,都是为了尽快把钱聚集起来。为什么聚集这么多钱,因为要大干金融,这些钱和保险有没有关系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进来钱又玩不转,兑现不了虚假夸大的承诺,自然会引发非正常退保。赔款和给付本来是保险作用和功能的核心体现,是命根子,如果不能兑现承诺成为普遍性问题,那么就说明这个行业发生了问题。在历史上,保险应该是一个精准、厚道的行业,所谓精准是什么,就是整个风险安排,包括产品设计,财务安排,可以达到几乎精准,因为数据、概率、精算都是有基础的。损失率、死差,费差、利差都是有规律的,可掌控的。如果精准了,准备留充足了,那么给付和理赔的时候就应该是宽厚的,是完全可以让人放心和信任的。但事实上现在却搞反了,理赔为什么难,就是不宽厚了,不厚道了,进来一张脸,出去一张脸。

  有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好像钱进来的时候越多越好,越快越好,钱出去的时候越少越好、越慢越好。实际上理赔和给付是支撑保险行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如果合同签订的很清楚,没什么争议,那就按合同做,该赔就赔,不赔就不赔,赔多少就是多少。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情况,合同条款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出现争议是很正常的。一旦有异议的时候,法律规定要朝着有利于被保险人的方向来解释,全世界的保险法都是这个理念。

  但保险公司在操作时很多是反其道而行之。一是在赔还是不赔上有异议,可赔可不赔的,一定坚持不赔;二是多赔还是少赔有异议,可多可少的,一定坚持少赔;三是快赔还是慢赔有异议,可快可慢的,一定坚持慢赔。在这个过程中,先是不赔,顶不住了就是少赔,少赔也顶不住了,就拖着慢慢赔。而且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限于有争议的部分,即使合同条款清楚明了,无可争议,却硬找理由拒赔、惜赔、拖赔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个链条下来,费了很多精力,最后人家一打官司,保险公司鲜有不败。好像非得把大家搞得都不舒服才过瘾,真是可怕和奇怪的习惯。有人找理由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骗保,其实,骗保行为从有保险那一天就存在了,在世界范围内至今也没有绝迹,但是,按照保险原理和技术,骗保也是有规律和概率的,也是可以预计的,这是做保险必须记入的成本。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小偷和强盗自古就有,难道我们能以此为借口要求每个人都得证明自己清白么?再比如,超市里丢东西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不会因此而做让顾客们感到不舒服的事,全球各大超市的生意也并未因此而受影响。

  要解决理赔难问题,首先要把违背保险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颠倒了的观念彻底纠正过来。在发生争议的时候,应该是可赔可不赔的,要尽量争取给人家赔;可多赔可少赔的,要尽量争取给人家多赔;可快可慢的,要尽量争取给人家快赔。这就是宽厚,就是厚道。理赔和给付之前的管理功课做得精准,理赔之时自然就有宽厚的底气。如果有这样的底气、理念和习惯,理赔难就不会成为普遍性的问题,保险业就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相反,误导来的钱,理赔很难不难。这两个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

  保险业的利润不应该是靠在理赔和给付上的抠抠索索、缺斤短两搞出来的。不应再把赔付率持续下降当成好公司的标志,否则岂不等于是说全都免赔、不赔最好么?但不赔款要保险公司干什么。按这种逻辑,怎么能有生命力呢,就像克扣军饷一样,靠这个东西来发了财,这个军队还能有战斗力么?

  (注:本文是2011年11月孟龙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保险专题讲座上的谈话摘要。)

  旧话重提(12):从人文特征和经济变迁看保险发展

  旧话重提(11):保险的天然优势

  旧话重提(10):保险人的品性

  旧话重提(9):放松管制与强化监管

  旧话重提(8):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

  旧话重提(7):保险与和谐社会

  旧话重提(6):保险玩的不是心跳

  旧话重提(5):开放的市场与开放的监管

  旧话重提(4):监管的职业化与持续性

  旧话重提(3):践行新模式 消化老问题

  旧话重提(2):为人民监管

  旧话重提(1):监管者的境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网曝广东湛江官员带女下属开房(图)
  • 体育孙杨无证驾驶被杭州警方处行政拘留7天
  • 娱乐孙俪超宽松黑袍现身 双手遮肚疑似有孕
  • 财经人民日报谈医改:免费医疗不是最佳答案
  • 科技传工信部敲定4G发牌吉日:最早本月下旬
  • 博客马未都:孩子考第一每晚打一顿?
  • 读书严猛治国:雍正一朝为何无官不清
  • 教育一分钟儿童性教育片爆红 新浪教育盛典
  • 朱大鸣:北京七折房能够控房价疯涨吗
  • 李光斗:古今名士土豪地位大变样(图)
  • 陈思进:为什么北京房价限购下降反升
  • 张五常:市场与非市场的等级排列
  • 秦全耀:百姓不得入内的北京特权商店
  • 刘军洛:日本挑衅钓鱼岛背后经济战略
  • 金岩石:城市化必然加剧城乡两极分化
  • 水皮:地产调控抓住了牛鼻子
  • JohnRoss:中国投资效率是美国的两倍
  • 苏鑫:房企将进入直接融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