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压人群如何选择大病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4日 20:16  《理财周刊》

  (文前提要)白领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年年递增,甚至有许多人因工作压力巨大而患上癌症。要改变高压生活或许很难,但通过保险保障转移经济风险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文 本刊记者 张安立

  最近,不少知名人士的不幸去世,让大家颇多感慨。

  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著名节目主持人罗京因患淋巴癌英年早逝,年仅48岁。

  6月22日,著名私募投资基金经理杨骏因肝病去世,终年44岁。

  7月5日,上投摩根基金投资总监孙延群因病逝世,享年41岁。公开资料显示,孙延群不仅担任上投摩根投资总监,而且还是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工作压力可见一斑。

  事实上,在如今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高压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下,稍有闪失,就会积劳成疾,甚至发展成癌症。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压力对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伤害是导致癌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大疾病治疗费高昂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医学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福音,很多新型治疗手段被发明出来,比如器官移植、靶向治疗,以及其他的新型抗癌药物等。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后可以“带癌生存”,甚至重返工作岗位。但是,任何一种有效治疗都需要长期的、数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人们害怕的已经不仅是疾病本身,还有大额的治疗费用。

  医学专家介绍说,恶性肿瘤被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保守的治疗费用就超过10万元,如果希望采取更好更先进的治疗方法,恐怕要超过30万元。这还不包括护理费用、营养费用、恢复费用、后续治疗费用等巨额开支,以及长时期的收入损失。很多患者因为经济原因而错过治疗时机,令人扼腕。因此,除了经常关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提早准备好一笔健康专项费用以备不时之需也是非常重要的。

  投保重疾险转移财务风险

  目前各保险公司均推出了重大疾病保险,也称大病险。中国保监会和保险行业协会规定了重疾险必须保障的25种最常见的重大疾病,基本已经囊括了各种恶性肿瘤,大致能够消除人们发生重大疾病时的后顾之忧。

  根据保险期间的不同,重疾险也可以分为定期型和终身型。一般来说,定期型可以有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甚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期,其中少量产品采用均衡费率,但大部分产品设计为可调整费率,主要会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变化每年或每几年调整一次费率。而终身型的重大疾病险保障到终身,或至88周岁,一般为均衡费率。

  虽然终身型重大疾病险在投保前期、身体状况不错时缴纳的保费并不低,但待到年长或健康状况下降时,不必担心无法延续保障,保费也不会突然猛增,只有在合同约定的如给付重疾险保险金后,保单才会终止。

  在投保短期型产品时,要特别注意,是每年保证续保,还是需要隔年或隔几年就要重新申请续保。如果是需要申请续保,可能会因为身体状况的变差,而需要付出更多保费,甚至被拒保从而无法续保。

  不同的重大疾病险,还要看清他们的产品特质,是纯消费性产品,还是带有储蓄性质的产品。消费型的重大疾病险,保费低廉,如果满期后被保险人没有发生重大疾病,保费不返还,也就是保费被“消费掉了”。

  另一种是近年来市面上较活跃的组合产品,将重疾险与具有保费返还功能的寿险产品“联姻”,使最终的产品具有保费返还功能。

  从成本角度考虑,前者的保费更低,后者因为具有返还功能,保费自然就会高出不少。

  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假设投保人现在的经济条件一般,更注重保险的避险功能,那么不妨选择消费型产品,这样不容易产生缴费压力,在罹患大病后可以得到及时的经济支援。

  而如果经济条件较好,将重疾险看成一种“有病防治、无病储蓄”的手段的话,那么就要选择具有返还功能的组合套餐了。

  不过,投保人可不要对返还型产品的收益率寄予太高的希望,比如与分红险挂钩的产品到底能拿多少红利是无法保证的,又或是与投连险挂钩的产品收益情况波动会比较大。个人还应根据自身的财力、投保目的等综合考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