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1月14日,云南籍旅客梁先生夫妇通过携程网订购了两张11月18日的机票及两份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而梁先生意外地发现给予自己“保障”的却是假保单!之后,一连串的“保单门”事件被曝光……
伴随投保率的上升,保险行业借“假保单”行骗事件时有耳闻。现在,“假保单”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与普通行骗相比,涉嫌制售假保单更令人痛心,因为这一可耻行为可能导致当事人毫无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给家庭生活带来巨大损失。作为社会公众,我们在期待监管部门严打“假保单”、净化投保环境的同时,也提醒投保人加强自我防范,提高警觉意识,掌握一些辨别“假保单”的方法。
验证营销员身份
从以往出现保险诈骗的案件来看,有部分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原本就不具备销售资格,而在现实中,投保人在投保时接触最多的恰恰又是保险营销员。因此,保险专家提醒,在通过营销员渠道购买保单时,有必要对营销员的身份进行核实。
保险监管部门已经要求每一位保险营销员都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获得展业资格才可开展业务。营销员在展业时必须佩戴展业证。专家建议投保人在投保前切忌急于付钱签单,一定要看清营销员是否佩戴展业证,并可登录保监会官方网站核实营销员是否具有合格展业资格,或者通过营销员所在公司了解其真实情况。
查看保单是否规范
保单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合约,也是未来发生事故时索赔的证据,投保人一定要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与规范性。
海南保监局局长王小平介绍了甄别的方法:首先,真保单上都自带、印刷有发票代码、流水号、限售地区等信息及字样,而假保单上往往没有此类信息,即使有也是用手工打印上去的;其次,真保单上生效时间的标准写法是“×年×月×日×时×分生效”,而假保单上生效时间写法往往很随意;再者,真保单的背面都公布有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供消费者即时查询,而假保单上往往没有。
缴费是否“零现金”
曾经有位当事人在向记者谈起被骗经历时仍心有余悸。3年前,当事人与营销员经过多次来往,逐渐对营销员有了信任感,于是在投保签单后就把一大笔保费给了营销员,之后营销员并未按规定转入公司账户,而是携款潜逃。保险监管部门为了防范此类事件发生,特规定“保险营销员上门向投保人收取保费的,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1000元”。
不过,保险专家还是提醒投保人,为了杜绝骗保隐患,无论保费多少,投保人最好不要将保费直接交于营销员,应到公司正规的营销场所缴纳或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直接转入公司账户。据了解,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要求实现“零现金”缴费,如果有营销员主动提出代收保费实属违规。
在进行银行转账前,投保人要通过保险公司客服中心核对银行账号是否正确。保险专家指出,保险公司所开设的都是企业账户,户头必须是“××保险公司”等字样,投保人不要将保费转账到以个人名义开设的账户。
咨询保险机构是否合规
有些机构利欲熏心,以提供保障为借口来骗取投保人的信任。面对行骗者,投保人往往总是弱者。例如,近期被曝出的恒亚迪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即为非法机构,但其有办公场所、网站、客服电话以及看似正规的保单等,普通人很难明辨其真伪。因此,面对诸如此类违法违规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投保人及广大社会公众的确感到很无奈:投保人即使有防范意识,也难防专业行骗机构。
保险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行骗的机构销售的多为短期意外险,尤其以短期航空意外险为主,如果投保人未听说过的保险机构或保险代理机构,可以通过保险行业协会、当地保险监管部门咨询。对于从代理机构购买的保单,投保人也要及时提供保单号给保险公司核实真假。保监会提醒投保人,可登录保监会网站(www.circ.gov.cn)查询合法保险公司信息。
对于已经被骗购买了假保单的投保人,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管贻升建议,要及时向保险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对违规违法机构和相关人员等进行举报,以便遏止这种行骗行径,并通过相关部门争取及早追回已缴的保费。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