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6日10:13 综合

  (原标题:保监会通报3月份保险消费投诉情况)

  来源:金融时报

  近日,中国保监会通报了2016年3月份保险消费投诉情况。3月份,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共接收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总量2402件,同比下降2.12%,环比上升111.07%;共接收保险消费者反映有效投诉事项2459个,其中涉及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2111个,涉嫌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340个,涉及中介机构合同纠纷类投诉6个,涉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类投诉2个。

  据通报,涉及财产险公司的投诉1040件,占有效投诉总量的43.30%,投诉量居前10位的依次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天安财险、永安财险和众安在线。

  涉及人身险公司的投诉1357件,占有效投诉总量的56.49%,投诉量居前10位的依次为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人民人寿、泰康人寿、富德生命、太平人寿、民生人寿和阳光人寿。

  消费者投诉事项涉及财产险的共有1005个,其中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988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17个。理赔/给付纠纷767个,焦点仍然集中在损失核定争议、保险责任争议、理赔时效过长等方面;承保纠纷152个,主要反映续保费率争议、未经同意扣款、未及时送达保单、投保信息记录有误等问题。消费者投诉事项涉及人身险的共有1454个,其中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1123个,涉嫌违法违规类投诉323个。退保纠纷521个,主要是因产品到期收益达不到预期;理赔/给付纠纷346个,主要涉及健康险和意外险保险责任争议、拒赔认定争议等;涉嫌欺诈误导287个,主要反映承诺或保证收益、错误解释保险条款、代客户签字、隐瞒保险责任和犹豫期权利等。

  通报还显示,3月份,人身险个代渠道的投诉事项721个,占人身险投诉的49.59%,同比增长18.20%。原因在于营销员虚假承诺产品收益、本息可随时支取等导致客户在保单持有期退保或保险到期后对收益不满的纠纷较多。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