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法人险企苦难三部曲:亏损超百亿 近乎集体沦陷

地方法人险企苦难三部曲:亏损超百亿 近乎集体沦陷
2018年06月19日 20:10 新浪财经综合

【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2018(第六届)银行综合评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的重头戏,本年度评选设置了五大类奖项,网友可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为喜爱的银行投票。【在线投票】

  来源:今日保

  疯狂的市场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作为一个朝阳行业,经历了漫长的酝酿期后,谁都期待一个突发式的暴涨期。

  对于中国保险而言,先后四五次的市场化大扩容正是那一抹期待的朝气。

  尤其是2009年那一拨地方政府主导的险企的扩容潮,声势浩大,数十家地方法人险企先后落地。

  遗憾的是,这批险企少有走出地方特色者,甚至更为尴尬。

  浙商财险成立九年,累计亏损16.68亿元;国任财险成立九年,累计亏损12.91亿元;燕赵财险成立三年,累计亏损6.53亿元;中煤财险成立十年,累计亏损5.18亿元;

  长城人寿成立十三年,累计亏损17.36亿元;吉祥人寿成立六年,累计亏损13.35亿元;东吴人寿成立六年,累计亏损8.81亿元……

  三十家地方政府主导的保险公司,亏损者累计亏损过百亿元,近乎集体沦陷。

  有大树地方政府、有金主地方国资委、有雄厚地方资源,何以落至如斯地步?地方法人险企大批落地多年后,业内质疑正在一一验证:

  马太效应强化的中国保险业,地方性保险公司的成长性难言乐观。

  地方法人险企是否违背保险业“大数法则”的经营基础,风险分散是否考虑充足?

  区域保险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的稀缺性是否引发区域险企人才的争夺,进而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地方法人险企进场:23家财险+7家寿险

  这是中国保险市场第四波市场化扩容潮。

  2009年前后,时任保险监管主官透露“保监会已经接到100多个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其中多数是由地方政府、大企业出面申请”,地方法人险企进场帷幕拉开。

  据《今日保险》统计,约有30家险企为地方政府机构主导的保险公司,其中,财险23家,寿险7家。

  这些地方性保险公司大部分由地方政府金融办、国资委或财政厅牵头,由当地具有国资背景、有资本实力和可持续出资能力的大型企业做股东。

  那是一个各地争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时代,地方法人险企的出现顺应了地方政府支持本地经济的决心——可将保险资金留住,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也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从发起险企的性质看,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多偏向于财险,而寿险公司的设立相对较少。从原因上分析,或许是基于财险盈利周期短,好操作的原因。

  转瞬八九年,这批地方政府主导的法人险企几乎难有走出“省内”者,业绩并不光鲜。

  累计亏损超百亿:地方财险近乎集体沦陷

  马太效应更集中的财险市场,地方法人险企的生存之路更显艰难。

  2017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两大财险公司占据53.6%的财险市场份额,前十名之外的70余家财险公司市场份额不足15%,微乎其微。

  再看游走于市场化和体制内的地方国资主导的险企,经营状况不尽理想,亏损者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23家地方财险公司中,仅有7家险企2009-2017年累积实现盈利,15家险企净利润累积亏损,因黄河财险于2018年初开业,不计入其中。

  从财险“三平五盈”的趋势看,2017年依旧有7家地方财险公司处于亏损,他们是众诚保险、中路财险、国任财险、中煤财险、浙商财险、燕赵财险、渤海财险。

  其中,浙商财险作为亏损最严重的公司,窘境不言而喻。

  这家坐落于浙江的2009批次的地方财险公司,自“侨兴债”事件后,窘态百出,暴露出风险管控能力严重不足。

  浙商财险年收入不过三五千万元的信用保障保险,导致2016、2017两年合亏近16亿元,偿付能力-146%,这对净资产仅有7亿元的浙商财险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随后监管撤销其总经理、停止其非车险新业务、并开出百万级罚单,令浙商财险更是尴尬异常。

  另一家业绩不理想的公司为改名换姓的国任财险。

  成立于2009年的信达财险,本为信达资产旗下险企,2017年被深圳国资收编。这家公司亦是9年来股权变动不断,业绩方面也不见起色。

  继2016年亏损2.3亿元后,2017年再度亏损2.7亿元,占其保费收入83.7%的车险更是亏损3.4亿元。

  总部位于河北唐山的地方性法人险企——燕赵财险成立三年累计亏损6.53亿元,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3.29亿元、2.64亿元。

  2017年五大险种皆亏损,承保亏损近4亿元。其中车险、企财险、意外险、责任险、农险分别亏损3.1亿元、1780万元、633万元、1988万元、815万元。

  还有一家值得关注的地方财险公司——珠峰财险。

  2018年初的一场总裁被免案让这家偏居一隅的公司登上媒体头条。解聘总裁李更,由董事长陈克东临时代行总裁职责,“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问题涌现。

  风控能力薄弱、承保业绩惨淡、市场化高级职业经理人与地方国资股东间的磨合,几乎是所有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缩影。

  地方法人寿险公司:全亏损且巨亏

  地方法人险企中,寿险公司居少。

  《今日保险》粗略统计,约有7家寿险公司属地方政府主导或控制。

  寿险“七平八盈”的盈利规律,即成立第七年打平、第八年开始盈利。或许正式因为这样的经营规律,上述7家险企全部亏损。

  相对于财险公司而言,地方法人寿险公司亏损更见严重,对于资本的消耗也更大。

  成立时间最长的地方法人寿险公司,当属长城人寿,成立13年,不断增资,依旧走不出亏损的阴霾。

  2017年报显示,长城人寿当年净利润为-7.23亿元,这是继2016年亏损5.19亿元后,再次巨亏。

  回顾长城人寿13年发展,最近九年累计亏损17亿元,近年更是四年四换董事长,被监管禁止申报新产品六个月,总裁一职空缺至今。

  2009年后的地方法人寿险公司——吉祥人寿、东吴人寿即将迎来盈亏平衡点。

  现实则是吉祥人寿成立六年,全部亏损,累计亏损13.35亿元。这家湖南首家法人寿险公司2011年开业引得时任湖南一二把手、保险监管一把手亲赴现场,隆重之极。

  由苏州国资委主导的东吴人寿,迄今成立6年,本有着“5年盈利、8年上市”的规划,奈何2015年盈利1亿元,其余年份全部亏损,6年合计亏损13.35亿元。

  银保转型的当下,无队伍少机构的业绩尴尬、常年亏损,成为地方法人寿险公司的缩影。

  业绩尴尬:走不出“省内”的地方法人险企

  盈利难题之外,地方法人险企的尴尬还在于——业务几乎难以走出本省。

  23家地方财险公司中,只有国任财险2017年行业市场份额高于其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其他公司行业市场份额都不敌在本地的市场份额。原因,国任财险2017年前非地方法人险企。

  阳光农险、国元农险、北部湾财险等险企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更是远超其在行业的份额。

  如2017国元农险在安徽的保费仅次于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位列第四。但其在上海排名38,在贵州排名17。

  寿险方面,与财险类似。除长城人寿外,其他4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是注册地机构占大头,其他外省分公司同样不如本土的市场份额。

  其中,吉祥人寿2017年在当地市场的份额达到6.14%,但在全寿险行业仅占0.27%的市场份额。吉祥人寿安徽分公司在安徽的市场份额仅0.06%,排名35,其他省份情况基本与安徽分公司雷同。

  难见高端人才:

  班子成员多来自省级分公司或中支公司

  人才掣肘,或许是最大的尴尬。

  相对于保险的市场化竞争,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几乎全部来自于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控制的国企。

  总裁、副总裁等班子成员多来自中大型保险公司的省级分公司、中心支公司。

  《今日保险》统计了30家地方法人险企中总裁与副总裁的出处:

  约有20位高管来自其他险企分公司,相当部分仅是省级分公司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11位高管来自其他险企总公司,多是部门总;5位高管来自其他险企中心支公司。

  另有15位地方法人险企高管此前属于非保险行业从业者,来自国企性质的股东单位。

  还有15位地方法人险企高管来自政府部门,如事业单位、财政厅等。

  值得关注的是,有7位地方法人险企高管来自地方保监局,1位来自保险行业协会。

  激烈的保险市场竞争与保守的体制内文化间的碰撞,加之因亏损带来的持续注资压力与经验欠缺带来的经营能力薄弱的碰撞,无一不考验着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未来。

  转型着陆的中国保险现实境况,也将加剧对股东、高管、地方政府间磨合的压力。

责任编辑:谢海平

险企 法人 财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