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9日06:23 南方都市报

  在万科董事长王石拜访华润集团香港总部消息的次日,万科A、H股股价昨天双双大涨。其中H股一路高歌猛进:暴涨11.53%收于17 .8港元,创下6月13日以来的新高;万科A也涨了2 .87%,报收17 .92元。

  据南都记者从港交所获悉,万科H在港股20大升幅中排名第16;成交金额10 .38亿港元,排名港股第六。令人关注的是,万科H即日卖空金额为8844 .1万港元,卖空占比仅为8 .5%。

  南华金融集团高级策略师岑智勇昨日表示,有传王石拜访香港华润总部,引来憧憬。在他看来,这是万科H暴涨的主要原因。

  不差钱:宝能系获万科近20亿分红

  对于宝能系而言,万科A股价的拉高,将避免部分资管计划的平仓风险。

  另一个利好消息亦在于,万科A推出的2015年度分红派息方案亦落地:每10股派现金人民币7 .2元(含税),股权登记日为7月28日,除息日为7月29日。

  这将为宝能系提供一笔不俗的资金。

  截至7月6日,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合计持有万科股份27.598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25%。而据万科发布的《关于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则显示,宝能系在近期又增持了0 .4%的万科股票,目前合计持股占万科总股本的25.4%。

  假设以25%的持股比例计算,宝能系获得19.87亿元(含税)的分红。

  股价涨:宝能系资管计划风险减弱

  万科A在7月20日触及16.74元阶段新低之后,股价重心开始回升,此后7个交易日,累计涨了4.73%。

  股价连续走高,也让宝能系资管计划脱离爆仓的危险。

  事实上,在7月20日万科A股价跌至16.74元时,不少投资者均担心宝能系的资管计划会否出现问题。不过,当时万科被巨量资金买入迅速拉升至17元。尽管没有看到相关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少投资者分析这股力量应该是宝能系的助力。

  “宝能系只要将股价维持在17-18元之间,依然有时间去做各种操作。而且运用小量资金撬动其他资金入市也是宝能常用手段。最近7个交易日万科A开始走稳,同时成交量有所放大,不少游资甚至散户都开始低位建仓。”昨天,广州一名私募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从各方放出的消息来看事态转向缓和。特别是在监管层谴责两方之后,市场预期开始转向各方和解,王石拜访华润的姿态也在增强这种信心。这也是在27日万科A跟随市场大跌后,不少资金开始抢筹的原因之一。当然也不排除宝能方面邀请的资金在托盘。”

  监管层:望尽快处理好万科股权争夺

  在市场看来,宝能系、华润集团及万科管理层的关系错综复杂。

  据媒体披露,王石于7月27日前往位于香港的华润总部拜访。是次拜访为王石独自前往,万科总裁郁亮并未随行。不过,王石此次拜访并不确定是否见到了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

  据公开报道,去年12月17日王石高调发言拒绝宝能系入主万科,随后率领万科一众管理层赴港访问华润总部。

  彼时,瑞士信贷在撰写的研报中亦透露了王石在香港的行踪。去年12月23日,瑞士信贷曾举办了王石的两场投资者演讲会。

  不过,去年的拜访效果似乎不明显。在市场看来,这种不佳的效果体现在,华润集团并未积极增持万科股票,而且在今年6月的万科董事会“关于通过增发股份引入深圳地铁重组预案投票”中,来自华润集团的3名董事投了反对票。

  对于最新一次的拜访,华润集团官方则在前晚对南都记者表示,并不知情。

  不过,有业内人士称,有相关监管层希望尽快处理好万科股权争夺的事件,只要多方愿意协调,则有利于解决事件。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政治局会议如何抑制资产泡沫?

我们认为抑制资产泡沫可能重点指的是局部楼市价格的明显上涨,预计下半年不排除出台地方针对性的抑制局部泡沫的措施。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可能是针对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的现状,而降低宏观税负可能是要降低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重点可能是进一步降低社保等方面的负担...

下半年楼市调控政策会分化

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会分化,对三四线继续去库存,对一二线房价大涨城市收紧房贷政策,比如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厦门等,同时加强对国企拼地王现象的监管,土地市场有望降温。

A股玩儿啥都要有游戏规则

现在很多人想上市又不想排队,那就玩儿借壳游戏,想借壳又不想严审,投行诸葛亮们就想出各种花招搞重组,跟监管玩儿捉迷藏背后,都有一颗圈钱的野心。

换一个视角看民间投资下滑

原本高速增长的民间投资存在太多的泡沫。其泡沫的存在,不仅不限于以往对煤炭、钢铁及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的追捧,也不限于对房地产的拥趸,还包括借实体平台投向股市、楼市及资本市场的“脱实向虚”行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