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闯关:满期给付压力大 分红本意被误读

2013年12月20日 03:4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满期给付压力大,幸运过关也“后怕”

  中国保监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市场运行平稳,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已步出两年多来保费增速减缓、经营利润下滑的“泥淖”。

  分项看,前三季度保险业“成绩单”有三个亮点:

  一是保费趋稳——前三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43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同比增加3.9个百分点。二是利润大涨——预计行业利润总额达917.5亿元,同比增长134.9%,其中寿险公司470亿元,同比增长515.7%。三是投资飘红——前三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收益2724.2亿元,收益率3.82%。投资收益相当于保费收入的20%,已成为各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

  在宏观经济数据逶迤上行的背景下,保险业发展快速回暖,特别是寿险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0%,让许多业内人士长舒一口气。

  因为,今年是寿险业的“闯关年”。

  2001年、2002年前后,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等创新产品热销,开启了分红险的第一次销售高峰;随后,受银保业务驱动,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在2007年—2008年受到热捧,由此形成了分红险第二波销售高潮。这两个销售高峰期热销的5年期、10年期分红险满期分别集中在2006年—2007年、2011年—2013年,特别是2008年销售的大量5年期分红险,今年将直面给付压力。

  然而,由于2012年的投资分红与前两年相比并不理想,一位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年谁家短期产品卖得越凶,谁面临的满期给付压力就越大。”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曾在2012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国寿今年或将面临900多亿元的满期给付资金,“这是行业性问题,由于去年分红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引发部分保单集体退保事件,不过中国人寿积极做了相关准备,充分保证公司现金流充足,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杨明生说。

  据了解,为积极应对可能到来的满期给付高峰期各项准备工作,中国人寿在柜面设置了专门的满期给付窗口,或独立专区办理满期给付,并合理调配人力,引导客户快速办理。95519电话服务方面,设置满期业务咨询专席负责解答相关问题,简化满期给付手续,放宽满期业务委托代办和合同原件收回的限制条件,努力实现银行批量转账,方便客户办理。

  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分红型保险保费收入在国内保险总收入中占比超过80%。面对满期给付压力,除提供方便服务安抚客户,各大寿险公司还竞相发售投资型产品,以此在短期内冲高保费,减缓因满期给付带来的现金流压力。

  如新华保险推出的“精选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中国太保推出的红利盈两全保险(分红型),中国人寿推出的鑫丰两全保险(分红型),收益率均比较诱人。

  进入第三季度后,各大寿险公司陆续迎来上年投资分红高峰。保监会向各寿险公司下发《人身保险公司风险排查管理规定》,要求险企对业务、资金等风险进行重点排查,特别要排查因销售误导、满期收益显著低于客户预期等原因,可能引发公司及代理机构营业场所内突发出现投保人集中退保或要求给予满期给付金之外额外补偿的群体突发事件的风险。

  眼下已近岁末,整体上看,满期给付并未对寿险市场平稳运行造成冲击。“幸亏今年资本市场给力!保险公司兜里有钱,否则满期给付的压力会令许多寿险公司吃不消。”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分红险收益过低引发集体退保,对寿险市场来说不啻一场灾难,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保险意识会受冲击,保险公司信誉、行业信誉也会一落千丈,这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挽回的。

  重收益却不重保障

  “分红”本意被误读

  分红险幸运闯关,但各界深以为忧的问题,仍须正视。

  ——消费者保险观念仍不成熟。每到资本市场走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不佳时,有些投保者就对分红等投资型险种抱怨连连,降低其转保、存续意愿,甚至不惜损失退保。这是保险观念不成熟的表现。购买保险产品,理性的消费者应首要考虑如何使自己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资产价值得到长期、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片面追求短期收益,进而对短期收益的涨跌波动产生恐慌。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80%以上的投资资产均配置在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品种,如银行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次级债等。因此,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保险产品对于抵御投资市场的大幅波动较为见长。”中国人寿一位负责人说,我国消费者在投资时注重“保底”的理念,不希望折本,在此基础上才是对收益的追求。当前寿险市场上保险产品以分红险为主体契合了这一需求。

  首先,保险作为一种广义的理财工具,它既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也可以分享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进而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还能提供疾病、意外、年老等风险的保障,这是其他任何一款金融工具不能比拟的。“从流动性角度讲,保险产品确实不见长,但换个角度讲,这恰恰是保险提供强制储蓄功能的一种属性。就像不会用买米的钱去投资股票一样,也不能拿本该用于日常开支或者短期应急的钱,去购买保险投资型产品。应该选择三、五、十年都不需动用,而是为未来,如养老、子女教育等人生重大节点,做储备的资金来购买保险。”

  其次,消费者在购买分红险的同时,应附加健康、医疗、意外等保障。这些保障是否全面,保额是否充足,应该作为消费者首要关注的因素。只有做到保障与投资相结合,才能达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进而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保险公司经营理念不成熟。一些公司在产品开发上吝惜投入,产品设计单一。而每到资本市场火爆时,又盲目追求保费规模、放松销售环节把关。大量5年期寿险保单的“淤积”,便是一例。

  “部分保险公司就会在投资年景好的时候夸大保险的分红特性,拿什么‘红利大礼包’,‘市场最高分红率’做噱头。在投资年景不好的时候,喜欢比较各公司分红率,打压同行同类产品。其实各产品期限的不同、资金规模的不同,在分红方面基本没有可比性。”

  市场复苏政策“松绑”

  优势凸现热销可期

  2013年的骄人成绩为各寿险公司继续做大分红险业务打了一剂强心针。

  不仅如此,保监会继去年7月发布有关债券、委托投资、股权和不动产、资产配置等4项投资新政后,又在10月陆续发布了涉及境外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投资、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诸多管理规定,为保险资金投资层层松绑。

  尽管在短期内,受市场容量、公司存量资产结构以及投资风险偏好等因素影响,政策出台对提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水平的作用尚不明显,但长期来看,新政的出台拓宽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提升了投资获利空间。

  中国人寿一位投资人士表示,以往保险公司可投资资产范围较小,超额投资收益依赖于A股市场。新规的推出,放宽了境外投资的范围,增加了境内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投资品种,有利于减少公司对国内股票市场的依赖。

  此外,投资新政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利率衍生品和股指期货等品种,在系统性风险出现明显变化时,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对冲管理,这对保险公司多样化投资策略和有效控制组合风险,均具有显著的意义。

  今年8月2日,保监会出台政策,打破寿险保单利率2.5%的上限,寿险费率市场化航程正式开启。无疑,政策松绑将极大地提高各公司产品开发的积极性,未来各公司会以更高的“保本收益”赢得客户青睐,分红险在理财市场中,“保障+保本+收益”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鼓励党员干部去世后捐献器官
  • 体育科比骨折休战6周 曝国安敲定首尔队长
  • 娱乐林志颖回应被打假:合法未谋取暴利
  • 财经央行注入2000亿遏制钱紧苗头
  • 科技垃圾短信前3季帮运营商牟利数十亿
  • 博客2013年十大流行语 中国准备好打仗没有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性学选修课老师教戴套学生尴尬不敢下套
  • 马光远:QE退出对中国经济的三重冲击
  • 江濡山:中国经济运行有四大特征
  • 西向东:几乎人人都有土豪心态
  • 叶檀:中国还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 冉学东:央行用中医的方式给银行减肥
  • 刘杉:美联储缩减QE促中国房价拐点
  • 周彦武:QE缩减钱荒再来 央行壁上观
  • 刘石:北京地铁涨价需要正当理由
  • 孙大午:伶牙俐齿的人搞不了大买卖
  • 林采宜:改革开放2.0版的政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