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年内有望出新政提高保险覆盖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 07:27  新浪房产微博

  南京日报讯 在我省2011年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中,南京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实现程度为3.87%,位列全省第12位,得分低于省平均分1.36分。高效农业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生产风险又高,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降低风险的高效农业保险因此备受关注。“如果没有保险,一场大风就可能让我们一年颗粒无收。”在去年夏天的一场龙卷风中,因大棚和棚中蔬菜悉数被毁而损失惨重的六合东沟镇菜农们说。

  现状:投保农民少,致富路上“风雨大”

  高效农业保险是除水稻、小麦、能繁母猪等基本政策性农业保险外,涉及大棚种植等高效农业的政策性保险,包括蔬菜大棚、经济林木等险种。虽然这些险种推广在去年就已启动,但市发改委、市农委、市人保财险(微博)公司等相关运作单位仍无奈表示:“目前覆盖率只有3.87%,投保的农民很少。”栖霞区农林推广站负责人王秀梅说,全区目前只在龙潭街道搞了一户试点,一种菜大户的几十亩蔬菜大棚投了保。

  实际上南京高效农业占比达15.06%,得分在全省排名并不低,排第三。快速发展的高效农业让众多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梦,但高效农业保险的缺失,也让他们时时为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有可能带来的损失而担忧。去年夏天的一场龙卷风毁坏了六合东沟镇十几户菜农240亩蔬菜大棚,仅一户菜农的7.5万平方米连栋大棚被吹翻后的损失就高达几百万元。

  探因:保费高,不投保风险更大

  为何农民有需求,政府、保险公司联手推广,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仍这么低?东沟镇一菜农合作社负责人赵芝田算的一笔账让我们看到原因。

  他说,去年合作社集资建了500亩钢架大棚,总造价1100多万元,还在城里自建了农民直销菜场,如果不出意外,一年纯利润可达40多万元。但如果今年再遇上去年夏天那样的龙卷风,大棚全部被毁,1100多万元投入就全搭进去了。不仅如此,现在种一亩大棚一年仅种子、人工、肥料等成本就需1000多元,棚里被毁的蔬菜损失又是1000多元,仅这两项,500亩大棚总损失就超过100多万元。而东沟镇每年台风、大雪、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率非常高,建大棚前他就开始打听怎么买保险,但至今没买。

  为何没买?他又算了一笔账,按现在高效农业保险政策测算,保险额度是大棚造价的70%,即770万元;保费缴纳额度是保险额度的20%,即154万元;政府政策性补贴保费的50%,他个人需缴纳保费77万元。今年他想再建三四百亩大棚,照此测算,一年保费就要交100多万元,简直是“天价”。

  分析:苏南苏北补贴办法不同,中央补贴政策尚未出台

  如果说保费高是农民参保积极性低的原因,那么,政府50%的保费补贴是省里统一规定的最低限,为何南京和其他城市执行一样的标准,完成情况却不如其他城市?

  市人保财险农险部负责人说,从全省高效农业保险完成情况看,苏北总体比苏南好,这和目前省里对不同地区保费补贴拨付办法不同有关。按规定,苏南地区含南京,50%的保费补贴省财政负担20%,市和区县各负担15%;苏中地区省里负担30%,市和区县各负担10%;苏北地区省里负担50%。这样,苏北地区的市和区县就有余力在50%之外,对农民再进行补贴,使得个人缴纳比例最低降到30%。那些需负担50%以内保费补贴的市和区县,就会出现因财政现状补贴款不到位情况,使得农民个人缴费比例超过50%,因此更不愿参保。

  据悉,水稻、小麦等普通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仅省市政府有补贴,补贴比例高,而且中央也有补贴,农民个人缴费比例最低的只占保费的10%左右。而高效农业保险,目前中央还没有出台相关补贴政策。

  “还有一个原因”,东沟镇有关负责人说,保险公司推广积极性也不高,因为南京出现大风、暴雨、大雪等灾害性天气损坏大棚的概率太高了,保险公司赔付率高,推广也不积极。很多农民向他打听怎么为大棚买保险,他也不知道该找谁。

  对策:今年有望出新政,力保年底保费完成占比达15%

  针对高效农业保险推广难问题,市发改委、市人保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省推广情况都不理想,高效农业保险平均覆盖率未超过50%,最高的也只有30%多,江苏省和南京市正在积极研究对策,加大推广力度,力争到今年底,南京高效农业保险保费完成数占所有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完成数的15%,目前占比不到10%。

  对于影响农民参保积极性的保费补贴比例是否提高问题,相关部门人士表示,正在研究。据悉,国家财政部、保险等部门也正在研究对高效农业保险提高补贴标准问题。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还透露,近期南京可能出台新政,调整高效农业保险运行方式,激励保险公司积极推广,具体办法仍在商讨中。

  “十二五”末,全省各地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均需达到60%,南京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艰巨。本报记者 韦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