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什么造就汇丰的傲慢 冷对理财产品亏损保险拒赔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8日 06:00  中国经济网微博

  “不要盲目相信洋品牌,境外投资的风险不可不防”。一客户在花1000万元购买汇丰银行的QDII理财产品四年后,仅剩下500万元左右,不由感叹。

  “投资有风险,客户需谨慎”不假,但因外资银行入驻中国后,一直宣称其有“理财高端”、“服务优质”、“可享受环球资本市场收益”等诸多美好愿景,中国投资者才纷纷解囊购买,结果却是投资者频频亏损,银行却不予理睬,原因何在?在销售过程中误导和欺骗客户也就罢了,理赔过程中,还推脱责任甚至出言恐吓。中国经济网记者曾多次致电并电邮汇丰人寿相关人士,均未得到回复。是什么造就了汇丰银行或者说外资银行的傲慢?又能指望谁来保护本土客户的利益?

  汇丰银行理财频坑客户 伤了客户的钱包

  近年客户购买汇丰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事件至少有五起,客户亏损多则达千万,有的人甚至已债台高筑。

  2007年,杭州的严先生购买了汇丰银行的两只QDII产品—汇丰中国股票基金和霸陵香港中国基金。在2011年最惨的时候,1000万的本金只剩下300多万,到现在也只有500万左右;2007年10月,金亮请汇丰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帮忙推荐股票,3个月后,其账户里的120万美金、60万港币化为泡影,还倒欠银行23万港元,因为他买的根本不是打折股票,而是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FA;2008年11月报道,北京储户方先生将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北京燕莎中心支行告上法庭,理由是自己明明办的是存款,结果变成了双利存款,导致一个月损失了30多万元;2008年7月,任小姐到汇丰银行广州分行咨询业务时,一位李姓经理跟她说澳币走势好,结果3个月后,不但没赚还亏了5万元;2008年7月22日,甘女士投入汇丰银行42万余元港币做“双利存款”,一周之后财产“缩水”了近10万港元。

  多年辛苦钱,一朝付流水,换谁都难以承受。除却购买投资产品本身就含有风险的因素外,造成投资者频频亏损的真正原因恐怕更应该是理财团队不专业,缺乏任何抵抗风险的能力和措施;利用客户难以把握银行业务的复杂性有欺诈之嫌。而这背后则是外资银行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光鲜,难掩一味图利的本质。

  汇丰人寿误导销售、拒绝理赔对得起客户吗

  签订协议前,顾客是上帝;出现问题时,顾客不如乞丐。从笑脸相迎到不理不睬、甚至恶语相向,汇丰人寿令消费者寒心。

  2011年6月,汇丰人寿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主动给徐先生打电话推销汇丰人寿的“高端医疗住院保险”产品,据推销员描述,投保这款产品后,如消费者有住院需求,在保险公司成功通过审核后,消费者可以享受私家医院最好、最高端的服务,保险公司将全额为消费者支付费用,并且没有最高金额限制(包括香港地区的私家医院)。

  为急于签成协议,销售人员并未要求徐先生进行身体检查,只是表示徐先生“身体条件不错,不需体检”。然在2011年9月,徐先生因身体不适需住院治疗时,汇丰人寿又以徐先生买保险前身体有疾为由,逃脱理赔责任,甚至在徐先生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汇丰人寿客户专案经理出言恐吓“XXX先生,你的事情全HSCB都知道了,好玩吗?请一定转交给XXX先生。”

  为什么汇丰人寿变脸如翻书?为什么汇丰人寿可以如此傲慢?谁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外资企业在华见利忘义 本土客户赔钱无助

  不知是何缘故原本口碑不错的外资企业一入中国就变得傲慢无礼?是中国的市场环境所致吗?

  不独汇丰银行,宋文洲先生理财账户内400多万余值被渣打银行(微博)侵吞,他五次致信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林清德,认为该行迟迟不解决与其的纠纷问题是一种“磨洋工”的态度;在花旗银行打印96页账单客户竟然需要交纳4700元,暴利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可口可乐“含氯门”已近一月,竟迟迟未见解决,谁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为什么一面对中国消费者,外企的眼里只有利益?汇丰一位理财亏损客户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目前我所有的基金还在汇丰,到底如何解决,我很无奈。面对汇丰这么强大的企业,我们投资者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想法?面对外企在中国如此傲慢无礼,我们消费者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什么造就了外企的傲慢?

  外企有什么底气敢在异国他乡如此傲慢?仔细思索,不难发现,实际上是中国的市场环境给了他们傲慢的机会。

  一来中国消费者的“崇洋媚外”心理使他们过于倚重外资银行,相信投入大于回报,而实际上,外资银行或者说所有外企都有“南橘北枳”的通病,他们对本国客户和中国客户实行“双重标准”,却享受“超国民待遇”;二则中国的市场监管相对不足,外企在中国的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守法成本。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