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入世十年 中国保险市场1/5由外资撬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 14:52  中国保险报微博

  □本报记者 谢柳

  12月9日,“入世十年与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圆桌论坛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入世十年与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理论、评价和政策选择》研究课题由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担。

  1/5的市场由外资撬动

  课题组根据保监会及各公司网站披露的保费及股权结构数据测算发现,2010年,考虑中外资公司的实际股权情况,外资对应的市场份额约为22.1%,其中,产险市场份额和人身险市场份额分别为20.5%和22.7%,均超过1/5。“中国保险市场的1/5是由外资撬动的,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已开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12家,独资子公司18家,其中,有20家财险公司、5家人身险公司、5家再保险公司;合资保险公司26家,其中,25家为人身险公司,仅有1家产险公司(中意产险)。就外资主体数量而言,已经占到中国保险主体数量的35%左右。此外,有外资金融或非金融机构参股的中资保险公司共29家,其中,产险公司8家、人身险公司15家、保险集团公司2家、再保险公司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3家,市场份额位居前三的直接保险公司中均有外资参股。

  回首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十年,课题组主持人之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认为,对外开放带来的竞争压力和示范效应加速了保险业对内改革的进程,进而大大推动了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了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显著提升了消费者的福利。

  北京保监局局长丁小燕在圆桌论坛上表示,基于对北京层面的观察,十年间,外资公司表现出来的特点有:创新能力和意识比较强,特别是在渠道和产品开发方面,经营比较稳健等。对于外资进入所带来的最大影响,丁小燕认为,“不是多了几家公司,而在于保险创新能力和意识的提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庹国柱教授也谈到了他对外资公司的个人感受:“对营销员的前期培训制度非常严格;核保非常严格,对业务质量要求高;价格虽高,但赔得痛快,正所谓‘严进宽出’;公司经营稳健,外方股东不要求速度、保费,但要求一定要有盈利。”

  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外资这十年的发展与当初人们的预期有些不一样,其优势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从2109亿元增长到14527.97亿元,资产总额也从4591亿元增长到5.05万亿元,之前所担心的中资公司不堪一击的局面并未出现;相反,还因为更激烈的竞争、对西方发达市场做法的引入和模仿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人戏称,外资并非狼,而是羊。

  情况果真如此吗?丁小燕并不这么认为,“外资不是狼也不是羊,而是在逐步适应中国市场的机构”。

  课题组经过分析研究提出,政策限制使得外资保险公司并不能完整和彻底地实施自己的经营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外资保险公司的潜在竞争力,我们并不能低估”。尽管入世十年来,我国早已兑现了保险业入世之初的承诺,然而,外资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比如寿险市场上的“合资经营模式”以及产险市场上的车险业务限制。

  此外,尽管许多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战略已经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上得到了检验,面对保险市场尚不成熟并且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这些战略仍出现了“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尴尬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系主任许飞琼举例说,有一家以工伤保险为专长的外资公司,该公司进入中国后也主营起了车险,让人们不由感慨其“英雄无用武之地”。

  未来十年不容小觑

  “为了发展保险产业、推动经济良性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的选择应该是,积极稳妥地对外开放保险市场,合理有度地利用贸易保护措施。”课题组定下了发展基调。

  面对下一个十年,丁小燕预测,“外资将实质性地进入中国”。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在会上也表示,未来竞争必将加剧。

  据课题组主持人之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介绍,目前保险业对外开放涉及到的三个重大议题——合资寿险公司的股权比例限制、交强险的经营资格和分支机构的设立,都将在课题组提出的“未来十年保险业对外开放的三阶段的战略规划”的政策建议中得到逐步解决。

  例如,2011年-2013年,对合资寿险公司股权结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对外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问题进行深入系统调研;交强险对外开放。2014年-2017年,选择试点公司,放开合资寿险公司股权比例限制,从50%放宽至70%;选择试点地区,将分支机构审批权下放至保监局;建立交强险等法定保险业务的准入和退出机制。2018年-2021年,合资寿险公司的股权比例限制完全放开;制定中外资统一的分支机构设立规则;业务准入方面的规则完全公开透明等。这一阶段也将是中国保险公司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中国保险品牌的一个活跃期。

  届时,没有了限制、打好了根基的外资公司,将携其人才、先进技术和经验、管理能力、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调整发展战略,在中国保险市场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所以,在孙祁祥看来,外资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不容小觑,中国保险业在积极发展外资的同时,也要运用监管法规限制其可能对本土市场造成的负面波动效应。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