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入世十年中资保险完胜外资 排名升至世界第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8日 21:19  中国广播网微博

  【入世十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向外资全面敞开。在十年的较量中,中资与外资孰强孰弱? 取得进步的同时,下一个十年中国保险业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改善?

  中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记者张奥)据经济之声报道,入世十年,是我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十年。目前,我国保险业世界排名已经升至第6。中资保险公司迅速发展,而外资公司的保费收入减少、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甚至有企业撤出中国。这是否意味着,中资保险企业已经完胜外资?下一个十年,中国保险业有哪些问题需要改善?

  入世后,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全面敞开,外资保险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之时,也是中国保险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2001年我国保费收入只有2000多亿元,2011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1.5万亿元。

  首家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蔡强认为,中国能够成为全球保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外资力量功不可没。

  蔡强:代理人制度是友邦带进来,在此之前,国内的保险是员工制,大家等着别人上门来买,而不是出去推销。当友邦保险把代理人制度介绍给中国,对中国保险业起到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带来新的渠道,外资的进入还客观推动了我国保险行业的规范化。复旦(微博)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认为,外国保险业的发展早于我国,整体机制更加完善,而外资保险公司是按照它所在国的要求来操作,这对中资有很强的示范效果。

  徐文虎:如果我们不按照这条去竞争的话,那我们输,所以我们马上吸收了这些。最早学习的是他们的工资、待遇,后面学习他们的的经营理念和方法。大家都意识到,保险不是简单的收一个保费,而是一种以技术为依托的服务。

  由于外资更加规范,在刚进入中国市场那几年,不少中资公司的员工跳槽过去,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岩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现在他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过于草率。

  李岩:考虑到,国外保险业发展比较久,也为了让自己在业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去学习,一面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就跳槽去了那边。但是做了几年之后,我发现外资企业在国内和本土市场融合的并不理想。

  其实不只是李岩,很多人都以为外资保险公司是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狼”,而中资保险公司是逆来顺受的“羊”。但经过了10年真刀真枪的较量,外资似乎只是“灰太狼”,在中资“喜羊羊”们面前屡屡败下阵来。中国平安(微博)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自豪地表示,中资保险公司在这十年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孙建一:现在中国有 50多家外资,其中有40多家是世界500强的金融企业,经过那么长时间的较量,他们占国内的市场份额不过5%左右,绝大部分还是在中国保险公司手上。

  根据市场经营规律,保险公司一般需经历8-10年才能进入盈利期,截至2010年实现赢利的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4家,但也有外资企业因为水土不服、业绩不佳,主动撤离中国市场。今年初,在苦心经营8年后,美国最大的互助寿险公司--纽约人寿从海尔纽约人寿中撤股,失意离场。

  过去十年,中资保险公司在本土打了一场漂亮的自卫反击战,但这只是足球比赛的上半场,要想赢得最终胜利,在走出去的路上如何提高竞争力、如何使得国内市场更加规范至关重要。

  入世后,中资保险公司日益壮大,并开始尝试走出去。截止2010年末,有7家中资保险公司在海外设立机构,但相比其他行业,我国保险业向海外市场进军的步伐相对迟缓。平安保险总经理任汇川认为,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尽管速度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走出去能力还比较单薄。

  任汇川:比如我们的保险深度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们是3.4%,世界是7%。保险密度,我国去年是121美元,世界平均是600美元左右,这样比较大家就看得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已经跻身《财富》500强的中国人寿、人保、平安3家公司先后在纽约和香港上市,但他们在海外市场的尝试也远不如他们在本土市场的表现。平安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香港市场,占保险资产的比例不到3%,而2003年登陆纽约股市的中国人寿,上市不足半年就因为信息披露不完全在美国被起诉。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认为,中资保险企业在海外竞争力不足,主要因为对国外的游戏规则不够熟悉。

  徐文虎:根本上来说他们没有这方面经验,第二出去之前功课没有做到位,对人家国家的法律、制度以及市场化程度没有充分认识。要是出去,我们需要练好内功,做好市场化调研才能出去。

  业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保险业“走出去”速度缓慢是因为国内市场足够大,何必自寻烦恼。但实际上,我们引以为豪的国内市场尽管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稳胜认为,有两点必须引起监管部门注意。

  戴稳胜:老百姓经常讲,投保的时候承诺的很好,索赔的时候问题都来了,这是诚信的问题。另外,想买保险的人说,我想买的东西买不到,不需要的天天给我打电话,这就是市场环境的问题。

  我国民众保险意识较差,加之对保险行业的不良印象,导致保险产品有效需求整体不足。近些年我国保险业增加主要依靠车险的“强制保险”拉动,其他产品设计以及业务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中资的怠慢与我国目前一些政策有关,比如外资公司不能参与强制保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认为,外资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未来监管部门可以基于三个有利于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

  郑伟:第一个是有利于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是有利于提高中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第三个有利于改善中国保险的服务水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