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监会8年输送10老总 人事任命权或画上句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3日 08:22  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又有一位保监会官员成了国有险企的老总。11月23日,保监会发布消息,任命原保监会财产险监管部主任李劲夫为中国太平财险董事长,之前李劲夫被任命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总经理,这是今年继原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上任中国人寿总裁后,第二位从保监会走出的国有保险公司高管。

  据《华夏时报(微博)》记者统计,自2004年至今的八年时间里,保监会共为险企输送了10位高管,从第一个“下海”创业的张维功,到保监会两位副主席冯晓增和魏迎宁;从保监会中介监管部主任王建到财产险监管部主任刘京生;从保监会主席助理兼新闻发言人袁力到最近的李劲夫,还有原保监会财会部正局级巡视员曾于瑾以及原辽宁保监局局长刘丰,同时还有原保监会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王骥,这10位保监系统的监管官员,纷纷成为掌舵国有险企的老总,他们所任职的公司包括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中国人寿财险、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保险保障基金公司。

  成国企高管摇篮

  “保监会在第二任主席吴定富执掌的八年中,如果说除了推动国内保险业迅速发展,让保险业成为国内金融业最重要的一大支柱外,还为保险业输送了一批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保监会过去的八年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有险企高管摇篮。”11月28日,国内保险市场一位资深人士受访时坦言。

  记者注意到,这10位出自保监系统的国有险企老总,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走出了各不相同的路线,有的经营得风生水起受人关注,有的则做得四平八稳少被人提及。

  真正意义上“下海”创业的保监系统官员当属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2004年5月,未满40岁的他辞去广东省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在保险业界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一位接近阳光保险张维功的人士在11月27日向记者介绍,当时张作为广东保险业的最高监管官员,由于大力整顿保险市场,铁腕整治地下保单受到业内高度评价,同时作为国内保险监管系统内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仕途不可限量,但他却选择了辞官下海。不过,在这位人士看来,张维功的路走对了,阳光保险已在他的带领下成为国内第八大保险集团。

  与张维功同龄的袁力,则比前者转型要轻松得多。袁力1998年进入中国保监会,历任政策法规部处长、副主任、主任等职,最后官至保监会主席助理兼新闻发言人,今年5月调任中国人寿董事长。

  与张维功出自保监局相似,李劲夫也曾任江苏保监局局长。今年9月他接到了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总经理任命,11月23日则正式出任中国太平财险的董事长。

  此外,早李劲夫两任担任保监会财产险监管部主任的刘京生,在2007年就任中国再保险集团董事长后因高管薪酬发放问题不得不以“个人原因”离职,与他同时到中再集团赴任的原辽宁保监局局长的刘丰“顺理成章”接任。

  人事任命权或终结

  不得不提的是,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恰恰也是保监系统出来人员最多的时候。2008年6月,原保监会中介监管部主任王建出任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董事长;2008年9月,原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担任保险保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与他同时出来的还有担任该公司总裁的原保监会财会部正局级巡视员曾于瑾。

  不过,已经延续了8年的国有险企高管大都出自保监系统的现象,或许到今年11月底画上句号。

  就在11月30日,本报记者了解到,国有四大保险集团的组织关系或人事任命都将移交给中组部,这四大保险集团也将升格为副部级央企,保监会将不再具有人事任命权,只负责业务监管。

  “如果说过去8年国有保险集团的多位一把手大都出自保监会,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保监会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过说穿了,这是额外的责任和义务,保监会的最重要职责是监督和管理,促进推动市场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12月1日,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指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