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险报价自说自话 不同公司报价相差7000多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30日 09:59  新闻晨报

  记者 张小乐

  为了车险续保的事,市民李女士最近着实忙碌了一番。且不说为询价向不同公司打了N个电话的折腾,单单一堆报价数字就让她连呼“看不懂”。相同的车险产品种类,不仅不同公司的报价大相径庭,而且同一家公司竟然也有着迥异的价格版本。车险报价“自说自话”,让消费者晕头转向。

  同一公司多个版本

  让李女士首先看不明白的是,即使一家公司的保单,4S店、电话销售等渠道的报价数据也不一样。

  事实上,2009年以来,全国各区域市场的保险公司分别针对车险条款、费率、手续费支付标准等作出了严格限定。而监管部门对保险价格是有监管的,但也只是监管产品单方面价格,而整个保费的构成还包括手续费。不少代理人和代理公司业务员会在手续费收取上和车主“躲猫猫”——遇到不太懂又懒得比较的车主,很多业务员会尽量抬高价格,为自己赚取更多的提成和佣金。

  4S店一般不给车主优惠或者只有9.5折这样的很少优惠。但同样的车险,许多电话销售渠道的优惠幅度却有15%左右。为了争取客户,很多公司还暗地对4S店给予更高的优惠额度,至少有15%至20%左右的利润空间。而4S店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所报价格往往比电销渠道要高出一截。

  出于利润考虑,保险公司往往核算同类车辆出险概率,赔付率高就提高车险系数,反之则予以一定优惠。

  同款车型差价野豁豁

  同款车型,车损险、商业三责险、进口玻璃险、三责和车损不计免赔,太平洋(11.74,-0.08,-0.68%)财险和中国平安(50.31,0.45,0.90%)分别给出了7600多元和15000多元的报价。除了交强险,各公司商业车险报价有高低不足为奇,而高达7000多元的差价还是真让消费者多了很多问号。

  中国平安给出的理由是,李女士的车辆在全国不足500辆。电销业务员称,该公司年前发文,对“小众车型”调高车险报价,以弥补可能存在的风险。事实上,保险公司对不同车型会有所偏爱,一些车因为不受保险公司欢迎而遭到拒保和抬价的事情不是个案。

  “豪华车、稀有车最让保险公司头痛。车主找上门来要求买保险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慎重考虑。有时业务员接下来了,但是到了上级公司审核时往往会过不了关。”大地车险吴女士表示。

  从合同本身制订而言,各保险公司目前车险条款引入了车型系数。不同车型分别适用不同的标准,对于安全性能非常好、出险概率比较低、维修成本比较低的车型,实行一定的费率下浮,反之,则给予费率上浮。

  明明白白消费还是太难

  对于有车族来说,车险是必需品。然而想弄明白钱到底花在什么地方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保费是如何计算的?上海诸多财险公司都表示非常复杂。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车险条款、费率都不尽相同,所以很难进行比较。单个险种费率差别也很大,有的公司费率为千分之12.6,有的公司为千分之16.2,保额不同,保障内容也不完全相同。

  另外,语言表述灵活,上下浮动空间很大,具体情况很难判断。比如新车、续保车、汽贷购车、不同推销方式等,太多因素影响保费优惠比例。甚至同一辆车同一家保险公司不同的业务员做出的报价也不会是相同的。这个价格主要靠系数调节,而这个系数又与驾驶员的年龄、车况有关系。所以即便是专业人士也要费一番思量。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还是靠价格“打闷包”赚钱,长远来说受损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而目前电销、网销这样的远程交易,其背后需要解决的是人性关怀服务,而关怀的首要前提应该是价格透明。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