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险销新战役 分红投连齐上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5日 00:36  华夏时报[ 微博 ]

  本报记者 高和平 北京报道

  新年伊始,保险公司的新一轮销售战已经开打。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分红险当之无愧成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主力军,在开门红的争夺战中贡献突出。不过,也有保险公司不走寻常路,在以分红险马首是瞻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推出了投连产品,颇让人大跌眼镜。

  抗通胀 分红抢市场

  根据惯例,年初保险公司都会有一轮争开门红的销售攻势,来博得全年的一个好彩头。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今年的开门红战役中,分红险依然是功不可没。

  来自合众人寿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元旦几天个险预收规模保费就破亿元,达1.12亿元,银保预售规模保费达1.31亿元,首年预售总保费2.45亿元。截至1月5日,合众人寿承保保费达2.15亿元,突破了两亿,开门红记录被刷新。合众人寿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个险“开门红”的主打产品就是在去年12月25日推出来的养老定投年金保险计划,由合众养老定投年金保险(分红型)和附加长期护理保险组合而成。

  此外, 新华人寿的开门红主打产品则是两款分红型两全保险“好利年年”与“吉祥如意”,称之为“好吉啦”。中国人寿在个险渠道推福禄双喜、福禄金尊,平安主推分红型金裕人生两全保险。而近期争抢上市的保险产品,也绝大多数是走了分红的路线。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最近一个多月有超过十款分红险产品上市。

  对于为何将分红险作为当头炮,各家保险公司的理由也基本相同。

  新华人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分红险资金的资产配置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如存款、国债、企业债等,同时保持适度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可以既保证分红险的收益稳定,又能满足客户的合理预期。这使得分红险在众多理财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对抗通货膨胀、守住“钱袋子”的主角。

  由于在抗通胀和防风险方面的显著优势,在保险公司看来,分红险无疑将成为2011年最受客户青睐的寿险产品。据统计当前分红险已经占据市场七成以上份额,在有的公司甚至已经超过90%。

  过往分红比例让人忧

  虽然保险公司将分红险当做了拳头产品,但实际上,单从投资收益来说,分红险似乎并不被喜好高风险高收益的消费者看好。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有多年投资经验的刘女士,她个人投资的股票、基金资产超过百万,但只购买了一款分红型养老险,交费期10年,从5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从个人理财的角度看,刘女士的保险占比很低。

  “当初购买了养老险,只是考虑到保险保障、分散风险,在年龄大了以后可以领取一些养老金,如果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看,购买的养老险的分红收益跟其他投资渠道获得的收益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刘女士说。

  中国人寿资深保险代理人薛瑞珍告诉记者,分红险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即预定利率和分红率。根据政策规定,预定利率是固定的,最高不超过2.5%,分红率的高低则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有关,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可以最高把当年盈余的70%用来红利分配,但是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了持续分红水平的稳定,都会进行平滑,这样不论当年的投资收益好与不好,都可以保证有分红。

  “近几年来,各家保险公司的分红险收益一直维持在4%-5%左右。跟银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2.75%、5年定期存款利率4.55%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薛瑞珍说。

  虽然保险公司有强烈意愿通过多分红来促销产品,但受到保险产品要回归保障本质、自身的投资能力、分红水平要持续稳定以及保险公司不得公开披露分红险以往表现等多种限制,在偏好高收益的消费者印象中,分红险似乎有些鸡肋。

  为了改善分红险从理财角度得不到消费者青睐的问题,保险公司已经各出奇招,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特别分红,这既不影响公司分红水平的持续稳定,又能在光景好的年份,让投保人分享到公司的经营与成长,从而拉拢人心。

  2010年,泰康人寿就宣布要派发36亿特别分红,超过800多万购买了分红险的客户将受益。太保寿险也表示要派发超过8.6亿的特别分红。而新华人寿也宣称以增加保额的形式向客户派送价值总额近10亿元的特殊红利。

  投连上场 收益成未知

  受资本市场连累,投连险近两年在市场上的声音越来越弱,但新年伊始,有保险公司逆势而动,打出了投连牌。

  11日泰康人寿对外发布消息称,在今年推出了首款投连险——泰康e理财C款,这款投连新品的面世,自然是借助了其e理财B款的东风。泰康人寿旗下的e理财B款进取型投连账户,因8年获得了12倍的收益而被称为“最牛的投连险”,有了旗下这只产品作为范本,泰康推e理财C款投连险的目的一目了然。

  在合资保险公司中,信诚人寿是较早推出投连险的保险公司。去年下半年开始,信诚人寿在银保渠道重点推福连金生B款投连险。

  对于推这款投连险的理由,信诚人寿解释为,“投连险非常灵活,除了拥有保障功能之外,进可攻,退可守。资本市场向好时,可以把投资转向积极成长的账户,分享投资收益,而当市场疲弱时,可把资金转到稳健、保本的投资账户。而且,即使投保人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无力缴纳保费,保单也不会因此而失效,从而使得被保险人可以继续享有应有的保障。”

  不过,抛开投连险的产品共性,风险是不能忽略的。记者粗略统计,去年200多只投连账户中,超过20%的产品收益为负。而综合多家券商的观点,2011年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震荡市,对于投连的生存环境来说,依然危机重重。泰康这样逆市出击,是否能获得好收益,目前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业内人士也认为,年初新品就大力推投连险似乎有点冒险。

  有着十年保险销售经验的薛瑞珍告诉记者,她一般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保险产品的推荐。近期也销售了一些万能险和投连险。总的来说,投连险更适合那些能够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客户,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购买。“我一般会建议客户如果在三至五年,甚至再拉长到十年内,需要用到的钱都最好不要购买投连险,投连险的前期初始费用扣除较多,只有长期投资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