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云 王宇新
8月18日,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国寿养老上分”)的开业,给上海企业年金市场带来的冲击波正发散。至此,我国有企业年金受托人资格的5家养老保险公司齐聚上海滩,他们等候的是2009年底开始到期并陆续解约的原长江养老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目前,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达230亿元,其中有数十亿元企业年金计划在2009年底到期。
等候“解约”
“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承接和移交的上海原有企业年金将在2009年底陆续到期,到期后,原有的企业可以重新自由选择受托人。”一位养老保险公司的人士透露,“各家都希望能分到原先行政上划归给长江养老的企业年金,而且这些企业都是上海最好的行业和有实力的企业,预计到2009年至少有10亿元企业年金计划可以重新寻找受托人。”
8月18日,国寿养老上海分公司在上海四季酒店高调露脸。上述养老保险公司的人士分析:“上海是企业年金的重要市场。我国最早的两家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的总部都于2004年设在上海;2007年由13家中央和上海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专营企业年金的长江养老,在2008年受上海市政府之托承接了上海原先社保局所有的企业年金业务,使受托管理资产一年内达到200亿元。”
长江养老受命移交而来的企业年金大单令众养老保险公司羡慕不已,除了诸如上海机场、申能集团、上汽集团、锦江集团这样的股东单位,还有上海烟草、上海电力、华东电网等客户。这样的客户跟长江养老签署的并非是长期、唯一的年金管理受托计划,而是不超过三年的受托书。
整合
除了长江养老的背景特殊之外,各家养老金公司自成立之初,大多都借助其股东的团险营销渠道开展业务,由于市场和产品的高度相关性,加之成本效益的综合考量,团险和年金业务整合也就成为大势所趋。对于企业年金和补充养老金转换,业内戏称为“只是从左边的口袋换到右边的口袋”。
据了解,泰康养老正在进行整合方案的策划和讨论。“我们也只是销售队伍先合并,年金和团险还是各进各的账,更多是整合现有资源和队伍,更好全力开拓市场。”泰康养老知情人士表示,通过整合希望能够调高现有队伍的产能,团险与年金业务能够发挥协同效应,开拓市场。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专业养老险公司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如平安养老,在2006年12月,中国保监会便同意将平安人寿的团险业务分步转移至平安养老险,将平安人寿的团销队伍和销售网络一次性整体剥离至平安养老险,目前,平安养老在全国拥有35家省级分公司,与平安人寿一样多。而平安团险业务转移至平安养老险业务的过程已在2009年平安中报中表现出来,“团险业务同比下降33%,这主要是由于团险业务大部分转给了养老险公司。”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梁家驹解释。
另一种以太平养老和中国人寿为代表,养老险公司成立后专做企业年金业务。“企业年金业务在2000年前大多称为企业补弃养老业务,2000年后称为企业年金业务。但企业年金是一个信托计划,养老险公司与企业签订的是一个类似‘基金’的计划,如果是团体养老保险业务,则签订的是保险合同。”国寿养老有关人士解释,“专业养老险公司要做企业年金,就必须有资格: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的另一个资格‘资金托管人’则由银行但任。”
与补充养老保险不同的是,企业年金享受国家税收政策的优惠,并在投保条件、领取方式和领取条件上都有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团险则侧重员工基本保障,产品种类繁多,涉及意外、医疗、健康和养老等保险产品,可根据不同行业特征和企业员工需求,量身定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中国人寿上述人士称:“中国人寿目前只在上海成立了国寿养老上分公司,包括北京的其他地区都是以‘年金中心’形式存在,而年金中心的主任也是由各寿险股份公司团险业务部副总经理兼任。”该人士补充,“除了中诚信托持有国寿养老1.8%的股权,其他股份都来自中国人寿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其中中国人寿持有国寿养老87%的股权,所以我们的养老险业务和团险业务在渠道和资源上都有更多的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