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险业去年投资收益仅1.9% 保监会发出投资预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 10:06  北京商报

  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尽管行业偿付能力有所提升,但投资风险依然是保险公司稳健发展当前最大的敌人之一。在昨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国际论坛上,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发布《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09》(以下简称《报告》)时再次强调指出,保险业须防范投资带来的风险。

  陈文辉表示,保险资金安全性要求,决定了风险管理始终应当被摆在资金运用的核心地位。《报告》披露,2008年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万亿元,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但受资本市场深度调整,全年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仅为1.9%,低于上年10.1个百分点。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是保险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从当前来看,防范保险投资风险主要是防范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信用风险和境外投资风险等,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和防范投资渠道、新投资中带来的风险。

  同时,《报告》也对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寿险业可能面临新的利差损风险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多次大幅降息,客观上使众多寿险公司面临利率倒挂的困境。一方面,降息的替代效应会刺激保险产品销售;另一方面,84.4%的保险资金投资于债券和大额协议存款等利率敏感型产品,投资收益降低也会降低分红险等险种的吸引力,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的难度逐步加大。

  保险业的风险极容易产生传递性,如投资收益降低将会出现退保风险。《报告》指出,当前寿险退保风险主要集中在新型产品领域和银邮代理渠道。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退保原因主要是由于销售误导及产品收益低于投保人预期。由此引发的退保往往带有很强的传递性,甚至可能引起个别公司的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风险很可能会直接导致偿付能力出现不足问题。《报告》披露,近几年来,部分保险公司连续亏损,偿付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个别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除受股票市场不断走低的影响外,内在原因是部分保险公司发展模式粗放,产品结构不合理,公司盈利能力不强,主要依赖股东增资或发行次级债维持偿付能力。

  “《报告》对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及2009年监管部门的政策倾向有特别的明示。”陈文辉指出,2009年保险资金将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社会建设改造方面倾斜。监管部门将在规范运作行为、健全风控机制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和股权投资试点,引导保险机构稳步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