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升偿付能力两大财险发百亿次级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7日 00:2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近日,中国平安财险、人保财险纷纷宣布发行次级定期债务。其实,2008年以来,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成功发行次级债务,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经济形势下,频繁发次级债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尤其是财险公司大幅提升偿付能力的重要手段。

  两大财险发近百亿次级债

  4月底,两大财险公司纷纷宣布定向发行次级债。其中,平安产险继2008年底获得集团10亿元增资之后,于近日再度发行了20亿元次级债。而人保集团2008年4月已发行了78.08亿元次级债,其上市公司近期又提出了80亿元发债计划,这已是人保系近3年来的第三次大规模举债。

  根据中国保监会分类监管的要求,为确保公司持续保持最高类别的偿付能力,平安产险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在2009年4月发行了20亿元人民币次级债务。中国平安集团表示此次成功发债大幅提升了平安产险偿付能力,并进一步优化了产险的资本结构。

  2008年第四季度,平安产险已增资10亿元,将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为153%。此次债务发行后,平安产险偿付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购买该公司保险产品的客户将获得更有力的保障。

  “此项定向发债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平安相关人士透露,“从资本结构上看,此次定向发债前,平安产险主要通过中国平安集团等股东注资和自身利润留存来补充实际资本,使用的是自有资本。通过定向发债,平安产险成功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通过资本性债务夯实资本实力,不仅直接提高了公司的偿付能力,而且优化了资本结构,有利于提高核心资本回报率。”

  5月8日,人保财险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投票表决形式批准了公司不超过80亿元次级定期债券的发行计划,该笔债券期限为十年。

  “董事会将在综合考虑市场状况和所有相关因素后,决定该次级债的条款、发行日期、发行规模和利率。”人保财险之前公告披露。

  据了解,和平安产险相同的是,人保财险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4月,人保财险的母公司人保集团发行了总额度70亿元人民币的十年期可赎回次级定期债,由于认购踊跃,人保集团追加了发行额度,最终发行规模达到78.08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接连举债的目的只有一个,补齐承保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偿付能力缺口。

  中国平安2008年年报披露,由于资本市场缩水,平安产险2008年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由前一年的181.6%降至153.3%。人保财险2008年中报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人保财险亏损2.92亿人民币,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0%,已经接近监管机构规定的100%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最低要求。

  发债也可投资

  通过发债增资,补充偿付能力不足已经成为保险公司的常用手段。几年前,泰康人寿曾发行13亿元次级绩,之后,新华人寿、太平人寿等多家公司也都成功发债。

  由于经济形势等原因,2008年险企发债的步伐明显加快,人保集团、人保寿险、合众人寿、阳光人寿等都加入发债行列。

  业内人士介绍,对于那些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过低的险企来说,发行次级债无疑是解决融资的好办法,但发行次级债并非险企补充资本金的惟一方式,险企内部融资、股东增资扩股、上市增资、引入新股东等方式都是险企改善偿付能力的惯用方式。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快速扩张时期,通过次级债的发行补充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可以掩盖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资本缺乏的现状,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保险公司的“造血功能”。等到债券到期需要偿付时,保险公司的资本会急剧下降,再加之其他问题的暴露,将极大打击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信心,最终导致保险公司危机的发生。

  由于险企发行次级债能解决偿付能力不足难题,因此,很多人怀疑发债险企的偿付能力一定存有问题。曾参与发行次级债的合众人寿与阳光保险就多次强调公司发行次级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作投资。

  4月28日,保监会批准阳光人寿募集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募集规模不超过10亿。今年年初,阳光人寿母公司阳光保险集团获准发行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最多集资5亿元。

  和平安财险、人保财险不同的是,阳光人寿偿付能力充足,不需要通过发债来提高。“截止到2008年年底,阳光人寿在各项责任准备金提取充足的前提下,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842%,远远高于监管机构150%的要求,达到监管机构规定最高要求的5.6倍。”阳光保险集团人士介绍。

  记者手记

  增资发债都只是缓兵之计

  牛市后遗症像一条甩不掉的尾巴折磨着年轻的中国保险业,投资收益的大幅度下滑、投资性产品的比重过高、保费的持续井喷、偿付能力不足的巨大压力,都成为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牛市诱人的投资收益会促使保险公司把更多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但由于投资比例的政策限制,保险公司要筹集更多的资金不得不依赖业务扩张,在投资高收益的掩盖下,不会暴露保险成本上升和承保业务亏损的风险。而获得保费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投资型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在寿险市场,传统寿险产品的鲜人问津以及银行为博取丰厚中间费的推波助澜,迫使寿险公司偏离以保障为主的航道,向投资型产品转移。

  而保险公司利润来源于保险业务和投资收益,承保业务的亏损会进一步增加投资业务的压力,从而采用更激进的投资策略。

  在资本市场环境恶化之后,激进的投资策略会造成保险公司巨额投资亏损,资本金不仅没能跟上业务扩张的步伐,偿付能力还会大幅下降,保险公司只能被迫进行增资。为了确保偿付能力跟得上,2008年共有39家保险公司进行了42次增资,其中首创安泰、海康人寿、海尔纽约人寿等三家合资公司更是年内两次增资。

  然而简单的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券虽然能够一时大幅提高险企的偿付能力,但这不过是缓兵之计。保险公司真正要做的是改变粗放的经营,两条腿走路,做好承保和投资的协调,这样才能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长期健康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