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报记者 张潇
每年交3万元退休后每月拿4100元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人活着,但钱没了。”这是小品《不差钱》里的经典台词,博大家一笑的同时,也道出了一个事实——生命和资产储备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我们将越活越长寿的现实情况下,如何能储备足够的养老钱显然已是一个大问题。于是,除了储蓄、社保、养儿防老的“老三样”之外,关于“买份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开始充斥在生活之中。
虽然中国人的保险意识相比十几年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买保险重回报的心理依然无法消减。静下心来测算一下,市面上普遍的养老险产品,一年一两万元的保费投入,只为了几十年后,或许已经不知道通货膨胀了多少的三四千元回报?买份这样的商业养老保险,到底值不值?
答案可能很中规中矩,商业养老险,适合你的,就是好的。
案例
32岁的张女士是一个1岁宝宝的妈妈,和老公两个人都有着不错的工作,家庭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除了单位给上的社保、医保之外,张女士和老公两个人也在几年前投保了重疾险和意外险,保险意识在朋友圈里算是中上水平的他们,最近又关注上了商业养老保险。
“我投保不是想多给儿子留点钱,只是不想让自己老了没钱花。”虽然目前工作稳定,但张女士知道以自己从事的销售工作来看,一旦退休,实际收入可能会缩水一半以上。所以,她在考虑,是否应该投份商业养老保险作为退休后的保障。
社会养老保障 产出PK需求
当然,投保商业养老保险的前提,是看看目前已有的保障是否足够。那么,先来算算社会养老保障到底能有多少钱吧!根据社会养老保障的规则,一个人社保养老金的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个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社保明细
张女士今年32岁,按照正常退休年龄是55岁退休,假设她从25岁起,每月就按照5000元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纳社保,到退休一共可缴纳30年。假设她退休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人口平均寿命为75岁,那么她可以领取的社保养老金为:
基础养老金=(5000+5000)÷2×30×1%=15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8%×12×30÷180=800元
由此计算,张女士退休后的社会养老保障金只有2300元,都不足平均工资的一半。而且,这一过程还没有计算到通胀带来的压力,要知道,2001年100元钱可以买到的东西,如今已经得花上330元,何况在那遥远的二三十年后呢?
显然,仅依靠社会养老保障是不够的,于是商业养老保险就有了登场的机会。
商业养老险 投入PK回报
那么,商业养老保险就能弥补这一“窟窿”吗?也让我们来算算这种保障方式的回报到底有多少。根据张女士的家庭情况,以目前某保险公司新推出的一款养老年金保险为例,我们设计了一份投保计划以供分析。
投保计划明细
张女士,32岁,投保某养老年金保险,预定55岁退休,合同保障至80岁。保额30万元,缴费期20年,保费2661元/月。保障利益包括年金领取和祝寿金、红利分配和身故保障。
年金领取:张女士生存至主合同约定的年金开始领取日每年领30000元,若张女士在年金领取期间身故,保单受益人仍可继续按原领取方式领取年金直至合同终止,由此计算受益人25年共领取75万元。
祝寿金:张女士生存至以下年龄:55岁可获3万元﹙即主合同金额10%﹚作为祝寿金;70岁可获6万元﹙即主合同金额20%﹚作为祝寿金,80岁可获得15万元(即主合同金额50%)的祝寿金。
红利分配:客户在合同有效期内还可以参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按照中等红利演算,客户还将有特别红利9.5万和现金领取的现金红利累计14.5万元(现金红利及特别红利的分配方案将根据本公司的分红保险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确定)。
身故保障:如果张女士在年金开始领取日前身故,公司见按累计已缴纳的主合同保险费的128%与身故当时保险合同现金价值的较大者给付事故保险金,可作为张女士未成年孩子未来的生活教育经费,免除孩子抚养的后顾之忧。此外还有一系列增值服务,暂忽略不计。
根据计算,20年,张女士一共缴纳了638640元保费,如果她可以活到80岁满期,那么在退休至80岁的25年间领取的年金、祝寿金以及各种红利(按中等红利计算),约在123万元左右。平摊下来,相当于每个月可以领取到4100元。
解读
商业养老险回报划算吗?
作为终身寿险的一种类型,商业养老险一般都可以分为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和投连型,目前主流的是分红型,以上设计案例中的投保产品就属于这一范畴。从产品设计上来说,传统型养老险的预定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2.4%,日后从什么时间开始领,领多少钱,都是投保时就可以明确选择和预知的。而万能、投连型的养老产品,则与普通万能、投连险基本原理一致,更侧重于投资收益的分享,相应的风险也会更大。而对于目前主流的分红险养老险产品来说,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那么,每年维持在1.5%到2%的收益率水平,看起来似乎真的不是很诱人,但商业养老险就真的没有投资价值了吗?
如果单纯从投资收益上来看,分红型养老险在预定利率之外,还有不确定的分红利益可以获得,虽然这一部分要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确定,但从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呈负数的分红率还没有出现过。在2007年的牛市中,部分保险公司的实际分红率曾经达到8%到10%,目前普遍维持在3%到5%左右的水平之上。不过,因为保费是每年或每月缴纳,因此收益不能单纯地以所缴纳的保费来作为基数,而是要根据保险产品具体的保单现金价值来计算。
需要谨记的一点是,投资回报永远是和投资风险成正比的。这种类似储蓄型的保险,其资金安全保障与存款基本一致,因此想要用存款获得炒股的收入,注定无法实现。
根本是防范不确定性
此外,出现在众多理财规划师口中的,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对待养老险并不能单纯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去衡量,因为养老险重在“规划”而非“收益”。
如果细细研究一下养老险出现的原因和诉求,就不难发现,养老险的本质就是为了对抗未来岁月中所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收入减少、疾病增加等风险。这也就是说,通过养老险,我们可以以合同的形式,帮助自己在退休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提前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准备,保证这笔钱不会中途被挪用,保证未来可以领取固定数额的退休金。因此,养老险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领取确定性”,以此来防范退休后“不确定性”,这也充分体现了保险产品“以固定的保额来防范不确定的风险”这一功能。
而且,保险毕竟是保险,除了资金的增值,基本功能还是提供风险保障—还有身故补偿、保费豁免等功能的存在,这些都是储蓄、基金、股票、房产等其他养老方式所不具备的。
思考
谁需要商业养老险?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多余,商业养老保险自然是针对那些养老费用不够的人群。不过,反过来,所有养老费用不够的人群却并不一定都适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对于谁适合购买商业养老险的问题,众多保险理财师给出的答案惊人的一致,“已经做好了基本保障,有一定储蓄的人适合购买养老保险”。
首先,养老险是为未来的养老费用进行提前储蓄,这种储蓄自然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从目前各家公司推出的商业养老险来看,一般30岁左右的被保险人,月缴保费基本都在千元以上,显然不是所有收入人群都可以负担的。
其次,之所以张女士适合投保商业养老险,除了她有需求,更重要的是她已经有了基本的保险保障—重疾险、意外险。当然,这个保障并不算完善,但配合她的医保,基本可以应对其日常生活的主要一些风险,如疾病和意外。因为,只有有了基本保障,才有未来,才谈得到养老问题。
最后,一个家庭买保险也不是越多越好,家庭总保障型保险费用应控制在家庭总收入的10%-15%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