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险商深陷海通增发门 保费变炮灰巨亏75亿(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10:03  华夏时报

  “保险资金的投资策略向来不需用要向任何人负责,在投资出现重大失误时,也不需要向任何人承认失误,因为投保人的钱是可以供保险公司任意挥霍投资的。”11月29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既愤怒又显得无奈。

  但是失误已经造成,在市场人士看来,重要的是这几家保险机构投资者的“存货”是卖还是留,是接受“割肉”的惨痛,还是用“浮亏”掩盖巨亏的事实。11月27日,在海通证券跌停3天后的第四天,也即央行发布大幅度降息的第二天,海通证券上涨了0.88%,记者了解到,一些保险系机构投资者开始选择“割肉”清仓,而另外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仍然选择“持仓观望”。

  谁的炮灰?

  “如果说平安投资富通的失败是平安投保人的钱在海外当了一回‘炮灰’,那三大保险系机构投资者在参股海通上的巨亏,是不是也意味着保险资金在国内资本市场又拿投保人的钱当了一次‘炮灰’。”11月28日,上海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不禁讽刺道。

  该人士表示,浮亏既成事实,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想要改变已是无力回天,如果保险资金的运用能够满足正常的偿付要求,保监会是不会“插手”的,毕竟在遵循谨慎投资的原则下,监管机构无权干涉保险公司的自主投资,但是如果十多亿的浮亏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产生影响,建议保监会应严厉举起监管之剑,对保险投资造成重大损失的负责人进行处罚,维护投保人保险资金的安全。但可笑的是,在保险系机构投资海通增发事件中,竟然有的中小保险公司不顾市场风险,通过委托投资股票的方式进军股市,最终酿成投资巨亏,但是市场和投保人甚至还不知道这些公司是谁。

  就在相关媒体已经报道保险资金参与海通证券增发遭受巨额亏损之后,本报也了解到,有一家保险公司因为投资海通,还大规模发售投资型产品,已经陷入偿付能力不足的窘境,而且其最新上报的营业部扩张计划遭监管部门否决,该公司资产负债等情况已经被监管部门纳入特别监测范围,这家公司目前正试图通过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来弥补资本金的短缺。

  据本报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获悉,在参与海通证券增发的保险机构其实并非只有太平洋、华泰和泰康三家,而且还包括都邦等另外三家中小型的保险公司。而在深陷海通“增发门”事件的这么多家保险公司中,到底哪一家保险公司成为保监会特别“关照”的对象也成为关注焦点,11月27日,也有媒体报道是华泰财险因为发投资型保险产品遭受巨亏而被监管机构纳入特别监管范围。

  但是11月28日晚,本报专门向华泰财险一位副总进行求证,该副总明确告诉记者,目前华泰的资本金充足率达到1000%以上,而且华泰自从2002年吸引外资战略投资者以来,到目前并未有吸引外资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因此华泰财险并非是这一家有所指的保险公司,上述这家媒体的保险严重有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