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险商肆意踩踏费率红线 车险市场难掩监管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1日 03:57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罗 杰 上海报道

  监管层自4月推进的持续半年的财险市场整顿计划似乎没有给新生的财险公司多大的威慑力。

  在5月15日保监会公布的今年1-4月份保费收入中,记者发现,国寿财险、安信农保等几家新成立的财险公司保费规模大幅度提升。然而,记者在走访市场时了解到,价格战、过度返佣等为新财险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立下“汗马功劳”,公然“踩踏”保监会规定的商业车险手续费率不得超过15%、交强险手续费率不得超过4%的红线,车险市依然难掩监管之痛。

  新险商明火执杖

  在今年1-4月份保费收入中,记者发现,除人保、太保和平安3家保险巨头依然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之外,国寿财险、安信农保等几家新成立的财险公司保费规模开始大幅度提升,以国寿财险为例,其全国的保费规模已将近15亿元,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5月22日,上海一家中资财险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寿财大气粗,想要在财险市场发力可谓是轻而易举,仅中国人寿上市就已经为其进军财险业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一年内设立34家分公司网点布局,对于整个财险市场来说,更不啻是一场“营销地震”,但是这些新财险公司的市场操作手法却遭到同行的侧目,向车险销售中介支付高比例的手续费已经成为这些新公司占据市场的“杀手锏”。

  近日,记者从上海一些车险中介暗中打听到,现在这些中介都很乐意和新的财险公司进行合作,可以获得它们高达车险保费25%-30%的手续佣金,而且这些手续费也是公然记录在保险公司业务支出的账上,保险监管机构也能有账可查,车险中介只是通过电话推销它们的产品。

  5月28日,一位保险业内资深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其实对于监管层来说,也并非不明了这些情况,但是拥有强大股东背景的财险公司似乎有充分的理由去说服监管者,允许他们这样的行为。第一,车险市场本来竞争激烈,如果新险商完全按照监管规则去做,又缺乏足够的营销渠道,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公司的业务会很难展开,未来抢占市场份额,这种竞争手段是必须的;其二,这些财险商都拥有雄厚的股东实力背景,如上海的一家农业保险公司,新近就有十余家本地国企背景的企业对其进行增资扩股,目的就是为了开拓车险市场;其三,保险监管部门几次召开会议,要求偿付能力不足的财险公司必须补充资本金,但这是针对已经经营多年的财险公司而言,而新财险公司由于开业不久,自然没有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保监会也就听之任之了。

  记者根据上海保监局公布今年1-4月份的保费收入分析,包括前述的两家保险公司,保费规模都已经超过1亿,甚至已经达到或超过本土经营多年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中小险商“徒叹奈何”

  “事实上市场情况就是这样,即使想要改变也是不可能,即使作为监管部门,又能怎么样呢?”一些保险公司营销经理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表示。

  一家中型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撇除市场上已经存在的财险巨头,对于他们来说,由于进入市场较久,占据市场份额大头也是正常的,而且车险产品的条款费率也由他们来制定,中小险商跟着他们的“游戏规则”来经营市场,并无怨言。但是新进来的财险商完全成为了一个市场“搅局者”,不按常理经营市场也就罢了,甚至挑起了市场的价格战、手续费率战,明显挤压了中小险商的生存空间。

  尽管外界并不知晓,但是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华安财险于去年正式退出车险市场或多或少也是由于无法承受车险市场的价格战。据一位已经离开这家公司的人士透露,华安财险上海分公司早前就已经不再承保车险业务而转战门店业务,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拼价格或多支付佣金已经难以维持保费赔付支出。华安财险总部也有人士表示,华安也愿意参与车险市场的竞争,但是无休止的恶战只能导致更多的保费往这样一个无底洞内填,所以名义上华安仍在经营车险业务,但是市场份额已经急剧减少,在上海市场基本上业务已然不多。

  该人士也悲观地预计,如果市场持续这样的话,很难保证以后不会有更多的小险商会承受不住这种竞争而退出市场。

  人保财险一位营销经理也向记者表示,即使如人保者,现在也不得不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而被“拖下水”。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