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寿险产品利率市场化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1:00 南方都市报

  寿险价格统管体制今年有望破冰。保监会上周下发的《2008年人身保险监管工作要点》(下简称《要点》)中提出,年内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措施,稳步审慎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个别险种展开试点,推动寿险费率改革和产品创新。业界解读这一“试点”信息认为,在连续加息不断施压寿险市场之时,沿用9年的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体制年内可能有实质性突破。

  2007年央行6度加息导致的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过低,是促使保监会今年加速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原因。据了解,现行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2.5%是保监会于1999年参照当时1.98%的存款利率所制定。当时制定该政策的原因在于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一度达到8.8%,但此后的连续降息至2%左右令保险公司产生了大量利差亏损。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已经达到4.14%,造成传统寿险产品和储蓄替代型产品吸引力降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系讲师笙君竹认为,如果年内通胀继续强化加息预期,可能造成退保问题更加严重,加大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

  而针对利差倒挂的情况,各家保险公司实际上已经通过推出万能险、分红险等投资性险种变相突破了2.5%的“高压线”。由于资本市场去年表现良好,这类产品的收益水平基本可达4%-5%.在这种情况下,费率市场化试点的时机是否得当?推进力度多大合适?对此,金盛人寿执行副总裁兼投资部总监郭晋鲁表示,费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应谨慎操作。一方面,费率市场化是保险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助推器;另一方面,如果推进速度过快则可能导致各家公司争夺市场的不理性竞争。

  郭晋鲁认为,以现行利率水平为参考,设置费率上下限,允许保险公司根据自身要求区间浮动,可能是较为合适的操作方式。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资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认为,“个别险种试点”可能根据各家寿险公司的擅长而所有不同。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