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业3万亿野心出动(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5:43 理财周报

  中小公司:钱少位卑 投资难展拳脚

  “既然投资和承保是保险公司的两个轮子,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双轮驱动。但是,由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保险公司在投资上闪转腾挪的空间实在有限,只好把更多精力放在承保上,所以看上去有些像独轮车。”上述合资保险公司潘姓副总表示。

  潘所说的政策限制,是指按照保监会的有关规定,保险公司进行投资股票、基建项目和海外投资等,均需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运作。截至目前,保监会共批准有国寿、平安、太平洋、泰康、新华、太平、华泰、人保、中再9家资产管理公司和友邦资产管理中心,即所谓的“9+1”格局。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基本对应了业内的几大保险公司。

  其他中小保险公司如要直接入市,只有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设立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二是委托现有资产管理公司,“这两条路都不好走”,潘表示。

  按照规定,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满足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总资产不低于50亿元等条件。这些门槛对多数中小保险公司来说,意味着此路不通。

  也有业内人士曾提出由几家中小保险公司联合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对此,潘表示即使获得保监会批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也比较大,“多少家公司组建合适,谁来牵头、谁来做大股东,这些问题都不好解决。”

  另一条路亦非康庄大道。潘告诉记者,一方面中小保险公司可运用资金比较有限,即使入市比例提高到上年末总资产的10%,手中也没有多少资金可投。再考虑到偿付能力问题,一般能拿出1亿元就已经属于大手笔。另一方面,现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手中均握有巨量的委托资金,对中小公司几个亿甚至几千万的资金量根本不屑一顾。

  “已经获得委托股票投资资格的中小保险公司,选择的都是相对小的资产管理公司。像国寿、平安、人保这些大资产管理公司,小公司实在是不太愿意跟他们打交道。”潘颇有些无奈的告诉记者,对中小公司来说,投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主承保业务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公司有上亿份长期保单提供续期保费,有十几万营销人员冲锋陷阵,所以保费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中小公司就不同了,今天抓得比较紧,可能有几千万入账,明天一放松,可能就变成几十万了。所以,我们对承保业务非常重视,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