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业3万亿野心出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5:43 理财周报

  一类公司做投资二类公司卖保险

  理财周报记者 姜欣蔚/文

  截至2008年1月底,保险业资产总额达2.92万亿,这个“最大投资者”手握近3万亿资金“野心出动”。

  中国人寿作为龙头老大,可运用资金超过8000亿,掌门人杨超在此次两会上以政协委员身份提交了关于支持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议案。在提高险资入市比例,放开投资基建项目限制,以及QDII放行后,杨超希望能为充裕的保险资金再扩大一块阵地。

  “对中小保险公司来说,现在考虑私募股权投资放行问题略显遥远。即使这一议案获得通过,按照惯例也需要通过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操作。对于那些尚未取得委托股票投资资格,目前以银行存款、债券和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为私募股权投资未雨绸缪为时过早。”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合资保险公司潘姓副总经理告诉记者。

  由于资产规模的巨大差异,大小保险公司对待投资和保险本业也出现了明显分流。一类公司愈加注重投资,而二类公司难以在投资上大展拳脚,只能困守保险本业。

  大公司:投资承保左右逢源

  2007年的牛市盛宴上,大腹便便的国寿和平安是两位重要的宾客。

  按照国寿股份2007年3季度报,2007年1到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228.19亿元,其中保费收入为1567.72亿,占营业收入的70%;投资收益541.14亿,占营业收入的24.3%。与2007年1季度相比,公司保费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减少7.6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占比增加6.4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2008年1月底发布的业绩公告,也颇为耐人寻味。国寿股份认为,2007年度业绩大增主要得益于“保险业务稳步增长、投资收益显著提升”。一个“稳步增长”、一个“显著提升”,为国寿承保和投资两个业务的发展作出最好的注脚。

  一直布局金融服务集团的中国平安,去年前3季度营业收入为1291.02亿元,其中保费收入703.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5%;投资收益为461.42亿元,占比为35.7%。与2006年同期相比,保费收入占比减少23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占比却翻了一倍还多。

  即使2007年末A股牛市行情不再,两家公司仍能挟巨资四面出击。平安入股欧洲富通集团、牵头组团入股京沪高铁,国寿亦曾传出欲入股日本保险公司的传闻。有此前车之鉴,平安刚获股东大会通过的天量再融资,被很多投资者习惯性的推测为欲用于海外收购。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认为,中国人寿和平安投资收益占比提升,应该是特殊时期的产物。2007年股市行情大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水涨船高亦属正常。

  郝告诉记者,有时一些保险公司为扩大投资收益,也会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比如通过降低费率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短期保费收入,提高入市资金量。这样尽管承保利润暂时降低了,但是投资收益却借助牛市大涨。

  “理论上,保险公司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本业,也就是承保业务。但保险公司也是企业,也具有逐利的本性。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策略上的灵活调整,无可厚非。随着股市行情变化,大保险公司未来更加重视承保业务也并非没有可能。”郝演苏表示。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