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业踏着风雪迎接二次飞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04:5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明星行业。尤其最近五年,保险行业的发展开始进入质变阶段,不但在业务规模上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而且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能动性上,实现了质的突破,保险更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在过去五年间,保险业保持了年均18.2%的增长速度。2007年的全国保费收入是2002年的2.3倍,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平均每年上升1位;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是2002年的4.5倍;目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比2002年增加6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

  在业务规模加速扩大的同时,保险行业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能动性也不断提高。到2007年,保险机构已成为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在企业债、次级债等投资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也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参与者。

  在刚刚过去的这场低温冰冻灾害中,虽然保险公司已付赔款和预付赔款已接近20亿元(相当一部分是车险赔付),但在超过1500亿元的直接损失中,仅占到极小的比重。这意味着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社会的能力还有极大的欠缺。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有保险业自身在产品、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整个社会对保险的消费能力还比较低下,对保险的认识也不透彻,政策对保险的支持在许多方面也缺乏足够的力度。

  差距意味着未来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通过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保险业立足保障、服务民生的能力将迎来第二次大跨度的飞跃。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将稳步发展,保险范围将逐步扩大,对农村养殖业、种植业的保险也将有新的进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制度和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将逐步建立起来,农村小额保险、人身保险产品的开发也将开辟新的局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保险配置财政资金,保障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模式,将有望“遍地开花”。保险业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这将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的平衡,有利于整体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健全,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保险业将通过上市融资、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增强行业的整体资本实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和资本积累能力将不断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也将不断增强。一个结构优化、功能互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将建设完成。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将继续推进,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地域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中国的保险业也将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条件的中资保险公司将开始通过参股境外金融机构、设立营业机构等方式,拓展境外保险市场。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虽然经历了种种风霜雨雪,但保险业高速发展、日益健康发展的态势从未改变。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历史阶段的大背景下,保险业不但能够延续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也将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保障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保险业也一定会迎来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