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资金去年权益类投资收益率在110%左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4:40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蔡嵩婷/文

   日前关于保监会将调整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核算办法的消息甚嚣尘上,甚至有媒体称这将逼迫保险公司抛售600亿元股票。

   对此,保监会表示并未发过相关通知意见。理财周报记者与多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及保险公司投资团队人士联系,他们都表示并没有收到过保监会的通知。

   以公允价值计算投资性资产不是什么新话题,而是国际惯例,一位保险公司投资团队华姓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保监会此次并未明确规定调整核算方法,但在2007年1月开始实施的会计准则已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一位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傅小姐告诉记者:“以公允价值计算投资性资产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公司隐藏利润,有利于投资者了解其资产状况。公允价值核算保险公司的权益类投资应该是大势所趋。”

  市值核算挤出险资约300亿

   如果真的使用市值进行核算,对于市场会有多大影响呢?

   东方证券保险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曾表示,如果核算方法调整,那么业内估计是,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将比10%的规定超出1-2个百分点。“因为近期不少股票市值缩水,我个人认为实际受影响的比例可能不到1%,即300亿元。”

   “现在仓位没有那么高,据我所知一般保险资金直接投资比例都不到10%的上限。即使发生调整,幅度也不会很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资产管理公司华姓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即使发生调整,这些保险资产的运作方也毫不担心。“无论是按照哪种方法核算,都会存在一个上限,我们每天的操作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股票上涨就卖出一点,在系统的风险控制体制下,这些都不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任何问题。”

   实际上保险资金运作方还有一种“打擦边球”的机会,那就是“投连险”。

   根据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中不超过20%的资金可以投资于权益类产品,其中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上限均为10%。

   但是投连险的保费收入不算在其中。也就是说,如果将因投连险带来的权益类投资资金一并计算,完全有可能超出20%上限,而按照公允价值核算并不影响这部分投资资金。

   “这无疑给保险公司一定的缓冲空间。”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尤其是一些总资产不高,但是投连险保费收入较高的公司。”

  投资收益成险企主要收入来源

   去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达到2791.7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收益率为10.9%,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现在很多保险公司产品趋同,产品利润空间非常小,所以投资收益已经成为保险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上海保监局局长孙国栋在日前上海保险大会上表示。

   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发布的企业去年利润预增报告显示,中国人寿为50%,中国平安为100%以上,而太保预增500%左右。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去年第三季度报表看,投资收益一直是拉动利润的重要动力。

   中国平安去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前三个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投资收益占到营业收入的42%和50%。中国人寿去年三季度报表显示,其前三季度和第三季收益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24%和32%,如果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则这一比例达29%和40%。

   “根据保监会的要求,保险公司无需单独报告权益类投资的收益率,但是可以肯定,这个数字与去年基金行业收益率相当,应该会在110%左右。”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就是该公司投连险价格变动情况。”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然定量分析比较困难,因为投连险通常有多个账户,计算分析还要涉及权重。但毕竟是同一个团队在操作,给公司赚的钱应该和为客户赚的比例相当。”

   如果以市场上唯一的只包含一个账户的投连险为参考指标,新华人寿旗下的“创世之约”去年的增长达到130.8%,与110%的增长比较接近。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