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利面临七年之痒 保险公司换头求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0:54 中国经营报
万云 金融年度盘点之一 光大永明CEO张敬臣、瑞泰人寿CEO丁瑞德、中美大都会人寿总经理 Brent Bell、海康人寿CEO博瑞德、合众人寿CEO陈炳根……自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至今,这些合资寿险公司的新任CEO纷纷走到聚光灯下,粉墨登场。 而恰巧的是,这些保险公司往往在成立3到5年时间里都开始更换CEO或者总经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5年是一个节点,7年是一个坎儿。发展到第5年的保险公司,正是保费规模扩大、机构大张旗鼓扩张的时候,同时也面临着盈利的压力,这个时期集中更换CEO,是偶然,还是必然? 新CEO粉墨登场 保险公司更换CEO在2007年底表现得尤为集中。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合资公司CEO更换风起。中加合资的光大永明人寿原外籍CEO薛珍纳悄然离去,新任CEO张敬臣是香港人士,在保险公司有多年财务和管理工作经验;中瑞合资的瑞泰人寿迎来新任CEO丁瑞德先生是一位在渠道管理和产品推广方面富有经验的人士;中美大都会人寿的新任总经理 Brent Bell则在保险、财务和资产管理方面有20多年金融服务经验;2008年1月,中荷合资的海康人寿起任新的CEO博瑞德,博瑞德历任销售及营运职务。 而“更新CEO”之风已刮到内地保险公司。成立3年的合众人寿不惜重金从香港聘请来一位有34年寿险工作经验的陈炳根。陈炳根曾在友邦保险、安盛国卫保险、中宏保险和香港盈科保险担任过管理职务。 可以看出,这些“更新CEO”的保险公司一个共同点都是在成立近3到5年的时间开始换人,这个时候的保险公司面临保费规模扩大、区域和机构扩张而需要不断扩充资本金向合资公司注资,但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产生的利润在第五年的时候仍处于“看不到摸不着”的尴尬局面,保险公司一般也在此时更换新CEO。 而且这时候换人,一般会把原先以开拓市场见长的CEO更换为一位有全面管理经验的经营者,而这位新经营者大多拥有财务或精算方面的经验,擅于用数字说话。 以信诚人寿为例。信诚人寿在经营第四年、第七年更换了两次首席执行官(CEO)人选,目前就任的CEO钟家富来自英国保诚集团,“其深厚的精算背景为信诚人寿的发展增强动力。”信诚人寿发言人如是介绍。虽然信诚人寿没有正面回应,但精算师出身的钟家富替代了有30多年保险营销经验的前CEO谢观兴后,信诚人寿的管理开始在成本控制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新人新思维? 目前内地50多家寿险公司中,有70%的寿险公司的成立时间不超过7年,一半以上是2000年以后成立的合资寿险公司。寿险公司的特点是开业之初成本较大,收到的保费是“负债”,保险公司在账面上处于亏损阶段,一般来说,在保险公司经营第七八年时账面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股东才开始看到源源不断的利润。保险公司发起股东在成立寿险公司之初都要接受“7年负债”的考验,尤其在合资寿险公司,中外资股权比各占50%,股东双方要对“较长时间的无利润经营期限”达成共识,经营层才能安心经营。 虽然中外股东已经接受洗脑,但在现实面前,经营者仍然感到来自股东的压力。“当保险公司经营到5年之后,这时已可以看出公司的经营架构和业务发展能否将在第七八年时打平盈利点。”一位保险专业人士说。而在这个时候,股东认为业务发展过慢,成本仍居高不下,这个时期也正是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磨合期,而一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很容易就会采取“换人换思维”的方式来更换CEO。 在这方面信诚人寿和光大永明的高管变化说明了这一问题,信诚成立于2000年,光大永明成立于2002年,两家保险公司的业务排名虽居合资保险公司的前列,但在成本和业绩的综合数据表现上仍令股东有所不满,因此两家公司都换上了将在财务上把关的精算师CEO钟家富和财务出身的CEO张敬臣。 中美大都会Brent Bell和瑞泰人寿的丁瑞德上任后,都加大了销售投资连结保险的力度,因为这一产品不仅是中国市场热销品,而且能带来丰厚的保费规模,并且对资本金不构成压力,还降低成本的支出。毕竟,节源开流是股东们最愿意看到的业绩。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