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元:金融基础设施和中长期投融资市场的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11:52 新浪财经

  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金融论坛”于12月25日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科学发展观:中国金融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的精彩演讲。

  陈元:尊敬的各位嘉宾、同志们,非常感谢中国金融论坛的邀请,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问题。下面,我就实现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谈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加强了金融的不稳定。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的进程中,金融与社会利益形成了国际化。这形成了基本战略目标的平衡,使金融的发展既要提高整体的抗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又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具有战略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涉及到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体制培育、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新一轮的周期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强方式转变方面,都要体现金融的竞争。近年来,我们的金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总体看金融业是要提高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够平衡,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健全,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大量的金融机构还缺乏融资支持等等,这需要迫切的金融发展的新模式、新格局,实现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当中很重要的,是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发展中长期投融资市场。金融基础设施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它决定着整个经济和金融运行的效率。而中长期融资业务又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点,是一个先行的需要。中国是发展中经济、发展中的体制、发展中市场,它还存在着很多的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例如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集中,短期资金难以支持项目的长期平稳的建设,易引发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大量的低收入住房、助学贷款、环境保护等等缺乏信用担保,存在着长期的资金缺乏。这和要求发展中长期融资市场,我们就要遵循国际惯例注重资本市场发展和政府债券的支持,借鉴国际通行的监管标准和国外中长期金融机构的经验,也要研究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准则,加快制定中长期投融资市场的发展。

  实现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把市场与金融相结合,促进市场机制促进健康企业、健康财政、健康经济。第二,金融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把国际先进的金融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建设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率良好、创新力强的现代金融机构,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第三,逐步调整财政、信贷、证券三种融资比重,扩大资本市场份额,强化信贷市场管理。通过培育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实现诸多不成熟领域的商业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社会各方合作,引入社会监督和评价,形成防范风险的共识和系统合力。第四,金融企业要主动承担起富国惠民的理论。需要支持在好的领域有好的项目,既要锦上添花,也要雪里送炭,推动着力建设国家的项目,上对大型的基础建设进行投资,下能够平衡市场与金融体系。最终,通过富过富民实现共同富裕。第五,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银行要积极扩展国际业务,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和金融安全。

  开发银行愿在金融基础设施和中长期投融资市场的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长期以来,开发银行在两基一施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开展了中长期的投融资业务,在规划先行、市场建设、金融合作、防范风险方面积累的经验。同时,创造和保持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市场业绩,有力支持了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开发银行将继续发挥在中长期融资领域的作用,做中长期投融资市场的建设者和先行者。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和金融合作,完善银行功能,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提升抗风险能力。积极探索把两基一施扩展到农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女士们、先生们,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下,我们面临很多的机遇,也面对很多的挑战,我们开发银行愿意与大家携手合作,为金融业全面、协调可发展持续做出努力,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