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能抑或专业:保险企业会否走向分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01:39 金融时报

  方华

  对中小险企放开间接入市的投资渠道,应源于投资主体自身的需求,市场机会依然和市场风险并存,不会因为点位的高低而改变。随保险机构委托入市步伐的加快,同时推进了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化、集中化趋势。似乎可以预见,专业化的保险服务和集团化的资源整合,或许是保险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但未必是最后的方向。

  10月8日,继9月29日中国保监会批准阳光保险等5家中小保险机构以委托形式间接投资股票后,英大泰和人寿、长江养老保险两家成立时间不久的保险公司亦获保监会批准以委托形式从事股票投资业务,“十一”长假前后,7家中小保险机构先后获取间接入市的“牌照”。

  据相关媒体报道,迄今除9家拥有专业

资产管理公司的中资保险机构和友邦资产管理中心拥有直接入市资格外,20余家中小险企已获准按一定比例间接投资
股票

  同是10月8日,长假后首个交易日沪深股指双双刷新历史新高,上证指数收于5692.75点,大涨140.46点,10月9日维持大涨后的振荡整理走势,上证综指仍收于5715.89点。“此时对中小险企放开间接入市的投资渠道,应源于投资主体自身的需求,市场机会依然和市场风险并存,不会因为点位的高低而改变。”金融分析师肖雄文指出,获得间接入市资格显然是第一步,其次是中小险企考量受托人的资质及其运作和风险。

  显然,在100多家保险市场主体中,规模不大、成立时间不久的中小保险机构,能够获准委托投资股票,拓宽了其过于狭窄的投资渠道。尤其在保险市场主体逐年递增、新面孔层出不穷的今天,新机构配备一套专业化的人马和机构从事专业化资金运作,非短时间内能够奏效,而保险市场的分割和抢占,已经时不我待。

  因此很多新机构认为,“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将可投资资金委托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运作。如今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间隙,正德人寿董事长张洪涛透露,希望物色一家合适的资产管理公司,将公司可投资资金全盘委托其运作。目前,鼓励中小保险公司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委托投资股票,已经成为监管机构的重要思路。

  正如《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化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推进保险资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运作”。中金公司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光也建议称,要推动保险资金运用体制向集中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迈进。

  “‘十一五’期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将形成基本架构,保险投资风险控制体系也将由内部监控、专业监督、政府监管三部分构成,保险资金运用的集中化、专业化、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周光建议说,需要明确委托人、受托人和托管人之间的法律职责,形成相互制衡。并且要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引入外资股东,加强内部约束,借鉴国际经验,提高资产管理能力。

  而与此同时,部分已经拥有独立的资金运用的保险机构,正等待监管部门的一纸批文,允许其直接投资股票。在他们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权益类投资实践,自身的目标理应是成长为一家“功能健全”的保险机构,而不仅仅是做保险产品的服务商、供应商和销售商。

  不久前,首家获得保监会批准可委托投资股票的生命人寿,其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公司意欲在明年成立一家中外合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而专营投连险的瑞泰人寿,其外方股东英国耆卫集团CEO萨特克里夫,在不久前到访中国时透露,希望寻找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中方合作伙伴成立一家中外合资的资产管理公司。由此可预见,这将有助于瑞泰人寿借助这一平台进一步提高投连险投资能力,包括日后进一步拓宽其产品线。

  随保险机构委托入市步伐的加快,同时推进了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化、集中化趋势。一种预测认为,在此趋势下,保险市场主体会逐步朝向“全能型”和“专业型”的方向分化。

  “全能型保险企业,既拥有强大的产品开发和销售平台,又拥有雄厚而专业的资产管理平台,显然是市场中的主流。”肖雄文指出,这些主流的市场主体,会在竞争中独享优势,既有产品优势,又有投资优势,并且在资产管理集中化、专业化的趋势下,会汇聚来更多的资金,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最终走向“强者更强”。据悉,部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着手启动受托资产管理业务,进而争取管理公众资金,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升了受托资产管理规模的占比。

  不可否认,已经和陆续出现的新面孔,将会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在寻找资金运用“合作伙伴”的同时,率先从一名专业的保险服务商和供应商起步,从小做大,由弱变强。

  似乎可以预见,专业化的保险服务和集团化的资源整合,或许是保险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但未必是最后的方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