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普华永道调查:外资保险份额三年内将超1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00:15 中国经济周刊

  放开五年,国内保险业市场仍“洋不敌土”,外资保险公司总市场份额未超5%。不过,普华永道对24家外资保险公司高管调查显示,外资保险公司对大陆市场乐观看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林深

  外资保险已入华五年。

  8月29日,为庆祝中国金融行业中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的保险行业加入WTO五周年,一本名为《入世五年:外资保险在中国》画册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尽管庆祝仪式很热闹,但实际上,拥有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人才的外资保险公司似乎并未取得预期中的成功,五年来,外资保险的整体份额仍瑟缩于市场一角。

  9月,普华永道发布了一份名为《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中国保险市场仍然由少数大型本土保险公司控制。根据保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按照保费计算,2006年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均低于5%。

  普华永道的研究显示,来自本土大型保险公司的竞争以及迅速发展、相对严格的监管环境导致外资保险公司很难在华取得突破性成功。

  外资保险公司对未来乐观

  普华永道日前对海康人寿、美国友邦保险、中德安联、中银保险、法国安盟、美国利宝互助保险等在内24家有代表性的外资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级行政主管进行调研,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华外资保险份额在未来三年内将从目前的5%左右迅速提升到10%,有7家外资保险公司认为,这一数字甚至可达20%。

  尽管预期增速显著,但整个保险市场仍是本土公司的天下。数据显示,去年仅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三巨头占据市场总量已接近80%(根据去年三公司公布的业绩总量,以及保监会网站公布的去年市场总量)。以中国人寿今年上半年年报为例,公司保费总收入达1210亿人民币,占到了国内整个寿险保费收入的47%。而作为外资保险领先者的美国友邦,占比仅为1.6%。

  因此,未来五年,在外资保险公司眼中,最大竞争对手是国内本土保险公司,其次才是其它外资保险公司。普华永道保险业务合伙人林同文认为,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有限,影响市场的能力较低。

  “外资保险公司目前主战场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具备了相应竞争力。下一步,在扩张到其它城市过程中,无疑将直面更多本土保险公司压力。”林同文说。

  从数量上看,预计至2010年,将有更多外资保险机构涌入中国市场,大部分受访外资保险公司预测,外资公司总量将从现在40多家提升到55家甚至更多。

  来自保监会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21个营业性机构,135家外资保险机构设立了近200家代表处。接受普华永道调查的24家外资保险公司,现在中国经营着约100家分支机构,他们也表示,这一数字到2010年可能会增加一倍,达到211家。

  事实上,根据保监会提供的数字,在机构数量上,外资保险公司已经超过了本土公司,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本土、外资优势对比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外资保险公司眼中驱动保险市场变化的三项重要因素分别为:监管条例修订、国内大型保险公司和资本市场。受访外资保险公司普遍认为,对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目前复杂的监管环境。

  林同文解释,监管条例的修订是指保监会对外资保险公司的规模、开设分支机构以及资本充足率和偿付率水平的限制。

  中国保监会于2002年2月颁布《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当时对外资保险机构投资比例、地域发展等仍有诸多设限,令后者无法立即全速发展,也给了成立不久的本土保险公司赢得了宝贵的先发优势。

  2004年5月,保监会对条例进行了补充和细化,规定外国保险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资寿险公司股份不得超过50%,兑现了2001年末加入WTO时的承诺。至2004年底,外资保险公司可以持有的非寿险保险公司的股份已达到51%,其地域限制也被取消。

  曾参与调查国内城市居民保险市场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认为,在产品层面,以友邦为代表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已经超过了本土保险公司。

  中国城市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认知分析显示:消费者购买保险时很注重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排在前三位的是拥有雄厚资金,财务状况稳定、历史悠久、有高素质的代理人,达到了78.4%、65.9%、42.1%。相比本土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本土公司则在资源网点、本土化运作上具备优势,尤其是在资源网点上具备绝对优势,这使外资保险短期内很难与本土公司抗衡。尽管通过调查,消费者认为外资保险在服务、人员素质、产品、赔付、资本规模、信誉等方面均优于本土保险公司。

  “鲶鱼效应”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原先预期外资保险的“鲶鱼效应”也有望在各方面努力下得到释放。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强调,中国保险业注重引进资本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国际知名金融保险集团,促进本土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上的创新,注重引导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农业、养老、健康保险等保险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带动了相关领域和区域的业务发展。这是符合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趋势。

  在外资保险公司自身方面,林同文认为,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品牌认知度、美誉度以及地域和网络覆盖上已经建立了一些优势。而外资保险公司也在逐步改善其服务网络,据林同文透露,部分外资保险机构正在向保监会申请增开分支机构和拓展新业务,比如健康保险和

养老金业务等。

  险种上的放行,也是被各外资机构期待的焦点。目前来看,寿险、健康险、个人意外险和团体保险被外资保险视为已经取得巨大成功,而在市场中另一些极为重要的险种还尚未放开,例如监管部门对于车险、交通险等的限制,使得外资保险尚未大举进入这一在国外非常重要的市场。

  不过即便未来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也可能带来另一些风险。例如,保险销售渠道的改制,目前银行既是保险销售中的重要渠道,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外资保险公司担心,一旦分业监管的格局打破后,银行将会推出自己的保险产品,从而在市场中出现更强劲的对手。

  人才紧张则是保险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隐患。普华永道报告显示,2006年,24家外资企业中,有6家外资保险公司的员工流转率低于10%,但依然存在4家外资保险公司的跳槽率高于25%。这意味着每年每4个人中就有1人离职,这对任何一家公司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更何况是对于侧重长期规划和战略的保险行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