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监管:经营应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上下功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02:51 金融时报

  记者 王小平

  “在新形势下,保险业不仅要把保护消费者利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考虑;同时也要把保护消费者利益当作监管和经营的基本理念,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最近,与保险股在资本市场强势形成鲜明对照,保险产品销售市场的不景气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目前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资本市场向好基础依然牢固;同时,23号文件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保险业处在发展的关键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能否再次赢得更大的发展?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的此番话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今年以来,我国保险业面临的发展竞争环境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保险业覆盖面的不断拓宽和服务领域的逐步拓展,保险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媒体对保险业关注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在保险意识提升的同时,

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资本市场的长期牛市,尽管对提高保险投资收益利好,但另一方面也使传统寿险产品的吸引力下降;同时加息导致的保险预定利率上升及产品定价权的逐步放开,对保险经营主体的市场应变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流动性过剩引发储蓄分流与金融资源多元化趋势,推动金融综合经营更快发展,使金融机构的竞争突破行业界线,银行、
证券
、基金等各金融行业利用综合经营与产品创新加大了对金融资源的争夺力度,而保险业尚未在这场争夺中建立起自身优势,财富管理能力、产品竞争力难以与银行、基金抗衡,使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占比降低。

  “新形势,新监管”。保监会此时更加强调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引导保险经营主体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并以创新为突破口,强化保险服务,提高保险业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现实与深远的意义。我国保险业目前依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粗放经营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目保险市场产品雷同、价高,缺乏特色,在展业、理赔方面存在误导、惜赔,这些都是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的主要表现。在交强险推出以来,消费者对交强险的质疑;还有更早以前出现的航意险、重疾险市场风波,目前保险业在拓展新农合、责任险时,有些地方政府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不支持,实际上也表明消费者在有了保险意识后,其希望得到的价廉物美、完全兑现承诺的保险服务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消费者的不信任导致的保险业发展生态恶化将难以恢复。

  鼓励开展创新,找准切入点、结合点,不断增强保险业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主动性,自觉性;保险监管的导向明朗,近期也有效果显现。比如,对于今年上半年热销的投连险,监管部门及时修订《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对投连险保障比例、初始及管理费用、投资者教育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而在这种导向下,保险企业快速反应,创新地推出新一代的投连险产品,不仅降低了投保人的购买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该产品对其它

理财产品的竞争能力。

  强调大发展,关键是如何发展,重要的是树立消费者理念。在这方面,外资保险公司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信诚人寿长期以来将聆听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心声作为基本理念,在北京市场最早推出通俗化保单,而如今又通过开发游戏让百姓快乐掌握理财知识,这些努力就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上下功夫,无论是保险监管还是保险企业经营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