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二账户获批 平安投连险重出江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14:04 21世纪经济报道

  重庆报道 本报记者 张友 实习记者 刘振盛

  8月31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同意平安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增设平安稳健型基金投资账户和平安进取型基金投资账户。"这意味着,沉寂多年后,中国平安(601318.SH, 2318.HK)将再推投连险。

  加上已有的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下设的4个投资账户、平安团体退休金投连险下设的3个投资账户,目前,平安的投连险账户达到9个。

  "世纪

理财"于1999年10月从上海推向全国,后因"投连风波"停售,其续期保费自2005年9月交由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管理。

  对于为什么再次推出投连险,中国平安相关人士称,这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很快即将推出。"

  不过,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投连险已成为保险市场的宠儿。

  2006年,只有瑞泰人寿、信诚人寿和友邦保险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推出投连险,到2007年年初,中意人寿、金盛人寿开始跟进,此后,中德安联、中英人寿、海康人寿、联泰大都会、中美大都会和生命人寿等相继追击。

  投连险风生水起之时,经历了2001年投连风波后的平安保险略显沉寂。今年5月,平安人寿董事长李源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曾透露将推出投连险(本报6月27日16版<李源祥回应"5月负增长" 平安投连险杀出回马枪>一文曾予报道)。

  短短2个月之后,平安保险增设投连险的请示即获批准。尽管平安对于新的投连险将以何种面目面市不肯多言,但是,从其此前经营的"世纪理财"投连险中,可略微了解其投连险的经营风格。该产品于1999年10月在上海首先推出,后在全国推开,2005年9月交由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管理。

  "世纪理财"投资账户2006年年度财务报告(下称"财报")显示,其下4大账户,分别为投资发展账户、保证收益账户、基金投资账户和价值增长账户(下称"价值账户")。

  根据风险偏好不同,4大账户的资产配置也不同,以价值账户为例,其投资政策是,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对账户持有人有利的积极措施,通过科学的组合设计,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投资于不同投资工具上的比例,达到账户资产在债券、银行存款、基金上的优化配置,使投资者在承受较低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价值账户投资重点在固定收益类资产,财告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该账户投资的资产包括银行存款93977万元、基金25127万元、

股票26081万元、债券129124万元。

  资产配置也随市场变化而做调整。

  尽管2006年债券市场表现平平,但该账户管理人在投资上倾向于具有相对吸引力的企业债资产,从实际投资效果来看,投资企业债资产收益率大大高于同期国债的收益率。

  同时,该账户管理人不断寻找合适的资产来实施资产负债匹配策略,结合存款和债券吸引力的比较,在央行升息之后的四季度,账户大幅降低了短期债券的投资,增加了部分浮动利率协议存款投资。

  在权益投资方面,因为对股票市场持续看好,账户管理人大幅增加了权益投资比例,此外,还参与了低风险的股票一级市场和

封闭式基金的投资。

  财报显示,2005年底该账户的股票投资额为472万元,而2006年末为26082万元,同比增加420%;基金投资额从2005年底的7727万元增加到2006年同期的25127万元,同比增加2243%。

  与此对应的是收入的变化,该账户2006年最大的几个收入来源分别为基金5083万元、债券6392万元、股票3489万元、利息收入836万元,而2005年同期为-44万元、4160万元、50万元、131万元。

  从总的来看,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4个账户分别取得投资利润142903万元、714万元、80837万元、12933万元。

  对于2007年的操作策略,报告称,由于流动性过分充裕,仍然看好2007年的A股市场。权益投资总体策略仍将保持高于基准的配置,投资重点集中于具有管理优势的开放式基金上。在股票投资上,按照产品投资政策,只有平安价值增长账户可以直接参与,该账户仍继续保持一级市场为主、二级市场为辅的策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