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最高溢价打造保险合众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1日 02:42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崔帆

  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认为“合众模式”的最佳格局是国有、民营、外资三方股权相互制衡。因此,作为一个民营背景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合众人寿敢以5亿元资本金引进8.6亿元的投资

  “尽管一切都按公司既定的战略规划发展,但结果好得还是出乎意料。”这是4月6日,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人寿”)对外正式公布增资扩股时,董事长戴皓发出的感言。

  据悉,合众人寿引入外资计划始于2006年上半年。先后有数家尚未在华展业的国际保险巨头与合众人寿有过“亲密接触”。最终是意大利欧利盛金融集团(下称“欧利盛集团”)夺取了合众人寿的股权。

  随着欧利盛集团0.8亿欧元(约8.6亿元人民币)的到账,合众人寿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欧利盛集团隶属于欧洲第三大银行——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INTESA SANPAOLO),总资产高达740亿欧元,是意大利首家综合性金融集团。

  此次大规模引进外资后,虽然欧利盛集团持有合众人寿19.9%的股权,但董事长戴皓坚称,合众人寿还计划引进国有资本,形成民营资本、外资、国有资本并存的格局。

  最高溢价

  欧利盛集团联姻合众人寿,不仅成为合众人寿历史上的第一家外资股东,同时还创下中国保险公司首次外资增资扩股的价格新高。而此前的最高溢价是中国平安(601318.SH,2328.HK)引入汇丰集团时创造的。

  “2005年合众人寿成立,2007年实现全国24个省份的布局,2015年完成公司上市,2020年打造成为全国第七大金融集团。”戴皓给合众人寿制定出详尽的时间表。

  为了跟上如此快的扩张态势,合众人寿在此之前已经结束了两次小规模的增资,随着欧利盛集团8.6亿元资金到账,合众人寿的资本金已由2005年成立之初的3亿元增至13.6亿元,“接下来合众人寿将发行次级债,资本金从目前的13.6亿元增至25亿元。”

  欧利盛集团首席执行官Mario Greco坦言,之所以选择合众人寿作为进入中国的第一块踏板,是因为受到合众清晰的治理结构、高起点的金融平台以及优秀市场竞争力的吸引。

  掌握话语权

  欧利盛集团购入合众人寿增发的19.9%股份后,自然成为合众人寿第一大外资股东。对于合众人寿股权分配问题,戴皓对《财经时报》表态,“中方股东不会放弃控股地位,一定要掌握话语权。”

  《财经时报》独家获悉,就在合众人寿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消息传出之后,曾先后有5家外资金融集团与合众人寿进行接洽,最终都因合作方式未能达成一致而不了了之。

  “鉴于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在国内市场频遭‘滑铁卢’,甚至最近发生的多起保险公司‘中外联姻’破裂的案例,我们在与外资公司谈判时有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就是外资公司不能参与合众人寿的日常经营管理。”戴皓透露。

  “欧利盛集团只派遣两名董事参与公司的决策,不派其他人员介入公司的经营管理,那样做欧利盛集团成功的概率更大,风险更小。”合众人寿一董事会成员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保监会规定,单个外资入股中资保险公司不得超过20%,多个外资入股中资保险公司的上限不能超过25%,据此推算,合众人寿还有5%的股份可以进行海外联姻。

  对此,戴皓非常肯定地告诉《财经时报》,合众人寿将充分把握余下的机会,下一次增资时的每股价格将会再创新高,借机实现“资本金增至30亿元,连续三年盈利,达到上市标准”的目标。

  合众模式

  作为一个民营背景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以5亿元资本金引进8.6亿元投资的“合众模式”,对近段时间长城保险、中英人寿、大地保险等多家中小保险公司的增资扩股将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合众人寿董事会秘书李坤认为,中小保险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可以缓解发展初期的瓶颈问题。

  “国内的中小企业保险公司面临许多困惑,其中最大问题是赢利诉求和市场份额,按一般规律,新成立的保险公司7至9年都是亏损期。此外保险公司数量逐年递增,这意味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一种格局下,一次性引入8.6亿元的资金对于任何中小保险公司来说,都可以缓解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李坤解释。

  “在完善‘合众模式’方面还有更大胆的考虑,除了‘海外联姻’这条途径外,还将推进‘国有联姻’,因为最优的股权模式是国有、民营、外资三方股权相互制衡。”戴皓向《财经时报》透露。

  访 谈

  马里奥·格里克:下一个目标是鹏华基金

  欧利盛金融集团不仅是合众人寿的第一大外资股东,还将成为鹏华基金公司的第一大外资股东

  □ 本报记者 崔帆

  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人寿”)宣布增资扩股仅一周之后,意大利欧利盛金融集团(下称“欧利盛集团”)总裁马里奥·格里克便亲率他的智囊团来到中国。

  4月18日,马里奥·格里克一行首次集体亮相紧邻合众人寿北京分公司的昆泰大酒店。当记者问及马里奥先生此次中国行的主要目的时,他毫不避讳地说,“我们是来做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让集团对鹏华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尽早成行。”

  《财经时报》:从2001年至今,这期间足足有七年的时间,是什么原因导致欧利盛集团进入中国的计划在七年后才得以成行?

  马里奥·格里克:实际上早在2003年,欧利盛集团就已经开始与中国本土的一些金融机构进行接洽,希望能尽快实现欧利盛集团在中国的投资发展计划,但由于当年集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剥离,导致计划不得不被搁浅,这直接影响到欧利盛集团涉足中国的进程。

  《财经时报》:欧利盛集团的保险业务在意大利排名第三,资产管理业务更是位居首位,那么除了合众人寿外,集团下一步在中国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马里奥·格里克:这正是我此行中国的主要目的,我们并不满足对合众人寿的投资,下一个目标是鹏华基金公司。

  《财经时报》:您能否透露一下投资鹏华基金公司的进展情况?

  马里奥·格里克:欧利盛集团与鹏华基金公司接洽有近一年的时间,目前意大利的相关政府部门已经批准集团入股鹏华,我们双方都在等待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一旦获批,欧利盛集团将持有鹏华基金公司49%的股份。

  《财经时报》:欧利盛集团是否与其他的国际金融集团一样,会将触角延伸到多个金融领域,在中国打造综合金融平台?

  马里奥·格里克:欧利盛集团与其他金融集团不同,我们只在中国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目前,集团最擅长的就是保险和资产管理,所以未来两三年的时间我们没有投资银行、

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的打算。此外,欧利盛集团并没有在中国打造综合金融平台的念头,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将严格遵循独立的原则,即对合众人寿的投资永远不会与鹏华基金公司产生任何关联。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