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安徽试行粮食换保障新养老保险办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15:33 中国税网

  来源:中国税务报

  张书喜,赵勇

  “这个政策好!粮食积压时,能用粮食换保险;粮食紧俏时,能用粮补款交保险。”安徽省霍邱县曹庙镇红塘村农民杜义学说。

  杜义学说的政策,是指霍邱县于2005年开始试点的“粮食换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在近期召开的中日农保合作项目研讨会上,霍邱县“粮食换保障”做法受到与会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据介绍,“粮食换保障”试点办法按照“政府补一点,农民交一点”的思路,在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和履行一定程序的前提下,农民以粮食或其他农产品作价投保,或从售粮收入、粮食补贴等收入中拿出适当资金缴纳保险费,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向参保农民转移支付的参保补贴制度。

  截至去年底,安徽省老年人口已达871.7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6%;农村老年人口占全省老年人总数的79.43%,比我国老龄化社会标准高出3.49个百分点。

  霍邱县是安徽省粮食生产大县,农业人口137万人;去年产粮103万吨,国家下拨粮食、种子等支农资金9032万元。2004年,霍邱县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中日合作“中国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与管理规范”项目试点县。2005年,霍邱县在曹庙镇、白莲乡分别选取2个村部分村民组,开始试点“粮食换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试点方案规定:“粮食换保障”的对象是获得国家补贴的农民,投保年龄18周岁~60周岁,月缴费起点为20元,领取养老保险金始于60周岁的次月。县政府将按上年度末养老保险基金总额的2.5%予以财政补贴。据悉,2005年,这4个村参保410人,征缴养老保险费23万元,人均560元。县政府按标准补贴到位资金19.15万元,并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2.5%补贴列入今后每年财政预算。当年,曹庙镇红塘村农民杜义学把应得的245元粮食直补款全部打进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与他同村的村民罗列芳投保最多,一次交了4000元。

  据介绍,霍邱县积极支持和引导“粮食换保障”试点的进行,更多农民对这种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地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农民表示愿意以粮补资金参保。截至8月底,曹庙镇、白莲乡两个乡镇今年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达到1.79万人,累计征收保险基金821万元,累计发放

养老金246人,发放金额13.2万元。

  有关人士说,农村养老问题日趋突出,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养儿防老”遇到挑战。“粮食换保障”是对我国传统保障体制的创新和突破,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粮食换保障”解决了如今农村投保资金不足的难题,改变了农村传统的以“五保户”、“特困户”为主的保障模式。

  据了解,今年安徽省将在全省推广这一做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这一做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