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民安保险A+H未定 保监会更倾向A股保险第一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 10:32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崔帆

  刚刚完成“外转内”的民安保险(中国)公司有意首享“H+A”模式,成为A股市场第一家保险类上市公司。但保监会高层似乎更倾向“A股第一险”是一家成熟的保险公司,以树立更好的示范效应

  原本以外资身份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民安保险(中国)公司(下称“民安保险”),在转变成为中资身份后,即火速透露出有意在A股市场通过借壳上市,成为首享“H+A”模式的第一家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借壳上市,目前尚无政策障碍,同时与IPO(首次公开发行)相比,借壳上市的方式可以缩短上市时间,也无需受“连续3年盈利”的限制,还可达到迅速增加资本金的目的。

  民安保险此举,为备受业内外关注的“A股第一险”凭添了诸多悬念。

  不过,《财经时报》注意到,中国保监会高层对于“A股第一险”的态度是——最好是一家成熟的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公司上市更具有示范效应,有助于树立投资者对保险股的信心。

  而民安保险成为中资保险公司,仅仅只有两个半月。今年前7个月,民安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4127.63万元。同期人保股份的保费收入为4347002.41万元。

  尝试H+A

  一旦民安保险A股上市成功,将意味着其先人保财险(2328.HK)、中国人寿(2628.HK)、平安保险(2318.HK)三大保险集团公司,成为首享“H+A”模式的保险公司。

  1949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民安保险,一直在香港、澳门和内地从事非寿险业务及投资业务,但在今年,民安保险在内地动作频频。

  6月15日,保监会正式宣布,原本以外资身份进入内地的民安保险(中国)公司,今后将作为中资保险公司进行监管,成为首家“外转内”的保险公司。

  这一急转身,让民安保险的经营范围与原先的外资保险公司相比,有了大幅拓宽,并幸运地挤上了外资保险公司无法介入“交强险”的末班车。

  据香港民安保险公司内部透露,要想实现“H+A”,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成功转变为中资保险公司。

  为圆A股上市梦,民安保险在完成第一步“转身”后,紧接着引入强势战略投资者。7月11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0001.HK)购入民安保险29%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借壳上市

  据了解,民安保险有意在A股借壳上市,但“壳”为谁,至今不详。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民安保险变身中资保险公司后,可以与其他中资财险公司享受同等的待遇,业务经营范围因此有了大幅拓宽。

  据民安保险总裁彭伟透露,他们正在调整公司架构及规划,只要能带来盈利、使公司发展提速的被允许经营的业务,他们都有可能涉足。

  不过,短时间内,民安保险的业绩还不足以对首次公开发行所需要的业绩形成支撑,因此,借壳上市是条可取的捷径。

  对于民安保险借壳上市,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借壳上市,可通过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进行再融资,达到迅速增加资本金的目的。

  但在上市中,证监会的态度至关重要。据了解,届时,民安保险的收购方案将同时上报到证监会和保监会。

  A股第一险?

  6月颁布的中国保险业“国十条”中,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在国内外上市”后,保险公司将陆续在A股上市的消息不绝于耳,一时间,“A股第一险”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早在2003年,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就曾明确指出,当年上市的两家保险公司分别是平安保险和新华人寿,平安上市地点在海外,新华人寿在内地。

  但在2000年就提出上市目标并获得保监会支持的新华人寿,却因内地股票市场低迷和自身原因,延误了A股上市计划。

  今年以来,先有泰康人寿等老牌保险公司纷纷表示酝酿A股上市,又传出安华农业保险、民安保险将借壳上市,不禁让“A股第一险”增添了诸多悬念。

  保监会高层向《财经时报》表示,对于中国保险行业来说,“A股第一险”最好是一家成熟的保险公司,比如展业时间较长,公司经营各方面都已走上正轨,这样的保险公司上市更具有示范效应,有助于树立投资者对保险股的信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