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 > 正文
 

保险大佬借“国十条”豪绰出手银、证、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14:4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继2003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改革、2004年证券市场“国九条”之后,针对保险业改革“国十条”一举打开蓄于高位的保险资金泄洪闸

  本刊记者 李德林 段佳 刘文君/文

  6月27日休市后,人民大会堂,一场豪门姻缘。

  镁光灯下,中国券业老大中信证券(600030)董事长王东明与中国保险业老大中国人寿(2628.HK)董事长杨超,交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中国人寿及其母公司人寿集团以46.45亿元通吃中信证券定向增发5亿股股票(以9.29元/股,分别购入3.5亿股和1.5亿股),占总股本的17.22%。中信证券净资本由此突破100亿元,占中国券业1/3。

  这是一天前国务院颁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后,保险业对外投资第一单,亦是目前为止单一投资额最大的一单股票交易。

  “我们认购中信是贯彻落实国十条。”杨超告诉《证券市场周刊》:“国十条的出台将开启保险投资的新篇章。”

  在这份保险业纲领性文件中,有300余字篇幅是关于今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拓宽的描述。保险投资领域涵盖了从金融投资到实业投资、从债券投资到股权投资、从境内投资到境外投资等各个方面,为保险资金运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的政策环境。

  根据目前中国1.5万亿元保险总资产最高5%可投资股市的标准计算,在目前3%基础上还有300亿元的资金可以进入股市,而中国人寿这一次入股中信证券就占了这笔钱的1/6。

  “我们的谈判不复杂”

  “最初洽谈的人很多,但是5亿股的股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谈判者。”中信证券董秘谭宁透露,热传的索罗斯旗下基金也跟我们电话沟通。一个月后,中国人寿击败了社保、基金和外资,笑到了最后。谈判组核心成员、中国人寿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刘乐飞回忆及此便意气风发。

  “我们作出投资的决定,不是炒一把就走人,而是长期战略性合作下去。”刘说,“中信证券治理结构、业务规划以及风险控制都非常理想。”

  此次让人又嫉又恨的通吃式认购,却令一些中信证券老股东失望。比如以每股1元成本持有1.8亿股的雅戈尔,曾计划在增发时购买中信股票,然后在限售流通股流通后抛售。按27日中信收盘价计,雅戈尔若依然持1.8亿股,一出一进就能赚10亿元。

  根据中国人寿内部投资风控原则,对年均涨幅超过100%的股票不能投资。而从去年5月9日到定向增发消息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今年4月28日,中信证券涨幅逾100%。

  对此,杨超告诉《证券市场周刊》:“不投资100%涨幅股票”只是内部规定,而现行有关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法律法规甚至规章中都没有禁止。

  杨先生说,这次投资,是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寿及人寿投资管理公司三家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独立论证后,并提交董事会讨论决策通过的。此前,人寿系三公司在对中信证券进行了短暂的考察和系统的论证,三公司最终结论都是:买入。

  由于中国人寿2005年投资中,股票比重才占1.2%,2006年加大股票投资缓解资金运用压力势在必行。中信证券满足了中国人寿投资券商以及股票两个条件,随着IPO和再融资的开闸以及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预期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继续快速增长。

  人寿、中信集团之盟

  包揽中信证券5亿股是中国人寿有条不紊实施既定策略的一环。中国人寿正与中信证券的大股东中信集团结成战略联盟。

  杨超对此确认:在跟中信证券洽谈认购增发股票的时候,中国人寿的后台服务系统也开始跟中信证券进行了全面的接触,中国人寿将与中信集团进行全面的业务合作。

  在中国,这是一次巨人的合作:中国人寿是寿险上市公司全球前四强,2005年总资产5592亿元,占全国保险资产的47%。中信证券大股东中信集团总资产8000亿元,旗下有保险、基金、证券、银行、期货等金融公司。

  庞大的优质客户资源对于中信集团以及中国人寿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双方可以共同开发产品,满足各自客户的多种需求,如在股权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收购兼并、不良资产处理、企业年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多种业务方面,共同提高服务各自客户的能力。

  仅就中信证券而言,中国人寿的网络资源已经遍布全国,这对中信证券以及旗下基金等公司产品将是一个庞大、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中信证券亦可利用165家营业部67家服务部代理中国人寿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费、代理支付各项保险金。

  现时,中信银行正筹备在香港上市,市场亦将憧憬中国人寿有意成为其策略股东,作为人寿跨银行与证券业发展的桥梁。持有中信银行19.9%股权的中信国金(183.HK),或有助中国人寿成为“走出去”的跳板。

  万锋,分管后台业务的中国人寿副总经理。他告诉《证券市场周刊》:以后中信证券与中国人寿的客户资源,在不违背客户意志以及侵犯客户利益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互通,中国人寿在电脑系统等技术问题上已经全面铺平道路了。

  平安:“香港计划”

  允许保险

资产管理公司逐步扩大业务范围是此次“国十条”关于资金运用内容中提到的最重要内容。平安保险(2318.HK)立即在6日28日宣布,在香港设立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平安所有海外投资及管理业务,同时提供海外投资产品和第三方资产管理。据悉,这是国内保险业的首家境外资产管理公司。

  新公司将与位于上海的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组合成统一的平安资产管理业务体系,朝着建立全球性资产配置和国际领先的投资管理平台方向发展。平安表示,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已获保监会批准,并于近日在香港完成公司注册及工商登记。平安将用3-5年时间把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建成国际一流的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市场业绩最佳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此前,我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被委托对象主要是股东及其控制的关联保险企业,受托管理的资金性质仅限于保险资金。目前已开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华泰、中再、泰康和新华7家,资金运作都严格遵照这个规定。而国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仅管理保险公司自身的资产,它们管理的第三方资产的比例超过一半。“国十条”显然突破了此前限制,同时还明确支持保险资金境外投资。

  2006年4月,保监会批准保险机构通过购汇进行海外投资,保险公司海外投资比例将不低于其总资产的5%。吴定富进一步透露说,其投资上限有望设定为保险总资产的15%,即约2400亿元人民币。

  平安常务副总经理孙建一认为,这是“重大战略行动”。由于保险、银行与资产管理是平安保险的三大业务支柱。在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设立投资管理公司,将直接立足并置身于国际资本市场,利用香港成熟的环境、人才、法规优势,吸收世界一流的专业人才,搭建世界一流的全球性投资平台,最终实现全球性的资产配置。从业务层面来看,设立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也将有利于引进海外产品,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提高投资管理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改善其资产与负债匹配。

  孙建一透露,平安资产管理团队目前聚集了十多位来自高盛、摩根、安泰等大行的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国际投资专才。未来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的其他人员将在香港招募国际一流专才。第一期招募人员将在50人左右。据悉,现任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副董事长陈德贤先生将出任香港公司董事长,他同时也将继任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孙建一表示:原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杨文斌与平安的合同期满,不再续约。毕业于港大的陈德贤曾任巴黎百富勤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区总裁,他于2001年起担任平安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顾问,2004年加盟平安。

  平安“银行梦”

  “国十条”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

  据了解,不久前吴定富曾透露,保监会将允许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股权(包括上市股票和未上市股权),支持保险机构参股、控股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效益较好、拥有客户资源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保险业与银行业的战略合作。目前保监会正在制定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股权的相关办法,将对保险机构和商业银行的资质作出限制。据透露,限制条件可能包括对于投资商业银行的保险机构的总资产不得低于1500亿元,投资未上市银行股权总额,不得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5%,对单一银行的投资则不得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2%;而被投资的未上市银行,须满足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总资产不少于500亿元、不良资产比率低于5%等条件。

  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股权,中国人寿最先尝到了甜头。2005年10月获中国保监会特批,中国人寿认购2.5亿美元建行(939.HK)股份,而在建行上市半年禁售期届满后,于今年4月底抛售了4亿股,半年内账面获利3.6亿港元,回报率达38%。

  今年中行上市,保险公司更是倾巢出动。6月12日,在中国银行公布的14家A股战略投资者名单上,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和平安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赫然在列,共拟出资15.2亿元人民币,占14家战略投资者出资总额的1/3强。此前,在对中行H股的认购中,中国人寿、平安保险、泰康保险等几家公司通过自有外汇及购汇资金共出资6亿美元。

  上述财务投资并不能满足保险公司胃口。在战略入股银行方面,平安保险可谓早已等不及“国十条”——5月份,它投标参与竞购深圳市商业银行控股权时,还在谋求参股正在筹建中的中国邮储银行,其进军银行的决心可谓十分坚定。

  此前平安保险已经拥有一家银行——平安银行。该银行的前身是

福建亚洲银行,2003年底被平安信托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联合收购,双方各占50%股份。收购结束后,平安向该银行增资2300万美元。最终,平安持有该银行73%股权,汇丰持有余下的27%。截至2005年6月底,平安银行总资产近7亿元,负债1.9亿元,累计利润524万元。平安为何仍急于收购或参与筹建银行呢?

  平安真正的目标是“控股一家拥有客户资源的商业银行”。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银行业务将成为集团第二支柱业务。平安现拥有3000多万个人客户和500万多法人客户,客户群体都很年轻且较高端,他们需要更多的金融产品尤其是个人银行产品。因此,平安将为此做出调整,朝着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方向发展。

  平安内部人士透露,选择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在当时是“不得已的选择”,并且从合资银行变身中资银行已经被证明“不可能”。平安银行限合资银行身份,业务严重受限,即便在今年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之后,目前仅有两个分支机构的平安银行,仍难以成为平安保险的强力支撑。这迫使平安不得不寻求新的收购对象。今年,平安保险组成财团竞购广发行,但竞购因外资伙伴荷兰银行的退出而告终。

  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加快,具备投资控股空间的优质银行已屈指可数,有感于这种紧迫性,平安只好四处出击,在放弃竞争广发行后,深商行成了它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几百个、上千个网点,还有信贷、结算、客户

理财等各种业务渠道和手段,一旦有了自己的银行,平安就获得了新的销售渠道。”这是平安计划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战略步骤:平安将直接将产、寿险现有18万代理人、3000万保险客户的资源嫁接过去。

  所幸的是,它与一心想出让深商行的深圳政府一拍即合。近日,平安保险已从参与投标深商行的6家境内外金融机构中胜出,获得首选谈判权。对未来深商行的接盘者资格,深圳市政府有明确的遴选标准:第一,通过对深商行的重组可以巩固深圳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第二,接盘者可以为深商行带来品牌、资源及管理技能的多重提升;第三,价格。有消息称,深圳市政府以2元/股,将所持51.69%的深商行股权转让给平安保险公司。

  “国十条”新篇章

  保险公司总资产的增长速度突出,2005年末达1.5万亿元,增长率27%。财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构成,期限大都在1~2年,另一方面,寿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人身险责任准备金构成,期限可以长达20~30年。保险资金的期限长,导致保险投资需求的意愿强烈。与此相比,投资渠道捉襟见肘。

  今次“国十条”明确了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尤其是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投资比例,稳步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和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支持保险资金境外投资。

  从“国九条”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到现在的“国十条”为保险资金继续扩大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进一步增加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提供了有力政策的支持。

  杨超认为,在“国十条”的指引下,保险公司将更大范围地介入中行等超级航母的申购,缓解了市场因为申购带来的资金压力,也为中国股市的稳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中国人寿四大投资策略

  在中信证券5月8日宣布定向增发后的第三天,即5月10日下午,中国人寿就在北京宣布2006年度四大投资策略——

  适当降低定期存款的占比,逐步将资金转移到其他更有潜力的投资领域;

  继续加大债券的投资比例,综合考虑投资收益与税收等方面的因素,调整国债与企业债的投资比例;

  加大股权类产品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A股市场的投资力度,要在投资建行后继续在工行、中行上市时寻找投资机会,并在证券公司中择优投资,对于这些投资,中国人寿不会简单作为财务投资,要体现寿险资金的特点长期持有;

  关注投资新渠道,特别是外汇资金海外投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