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 > 正文
 

李钢:以资产配置之需考量保险资金投资股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03:3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春霞 发自北京

  “我们的计划是在2008年突破100亿元的保费规模,然后会进行再融资,采取发债或者上市的方式都可以。”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钢在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时充满了自信。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对李钢进行了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生命人寿通过哪些手段来控制市场风险?

  李钢:不同的公司对市场风险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生命人寿的做法是,通过建立数量化为主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来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市场风险管理,将市场风险管理真正纳入投资决策流程;同时,控制市场风险,有经验的、有纪律的投资经理也是非常重要甚至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对操作风险控制,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强化制度流程,内控机制的建立,辅以现代化的实时监控的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在传统风险管理范围外,每年都对投资部门进行稽核,以进一步消除风险盲点。

  《第一财经日报》:近几个月,国内股票市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随着行情的走强,生命人寿的投资策略是否会作一些调整,如采取更加积极的投资策略?

  李钢:从去年3月保监会批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A股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探底回升的走势。其间股市涨幅达到26%,从最低到最高点振幅达到60%以上,可以说保监会给保险公司送了一个大红包。这次行情可以归结为股改送股、价值回归的行情。随着股改进入收官阶段及市场整体价格向价值的回归,相信保险资金会对A股的投资策略作出一定的调整,包括投资策略,投资品种,投资节奏的调整。当然,基于长期投资为核心策略的保险公司,投资股市更重要的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考虑。因此,即使股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调整,在具体投资上,保险公司会采取重资产配置,轻频繁判断市场的投资战术。

  《第一财经日报》: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联动日益紧密,你认为银保合作的模式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而从保险公司的立场考虑,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李钢:保险和银行的联系日益紧密,代表的是市场的需要和客户的需要。保险公司具有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能提供客户保障需求、养老规划,未来更将提供“保障+投资”的产品,甚至提供纯投资产品。同时,保险公司也具有面到面,点到点的服务网络,巨大的保险业务员形成巨大的销售和客户服务网络。第三是保险公司有大量的资金运用,与银行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包括存款,委托放款,购买银行信贷及结构性产品等。因此,保险和银行从这三个层面就可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这三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保险的优势。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保险公司过于注重依赖某一银行的渠道销售,而没有自己的市场形象、核心产品及客户服务,可能会降低其长期

竞争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