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个月,保险业投资收益率仅为1.52%。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保监会日前发布的4月份保险基础数据显示:总额一直不断增加的保险资产,在4月份竟然出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现象。与此同时,保险全行业截至4月份的平均投
资收益率仅为1.52%,远低于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投资收益率的降低,凸显了保险资金的运用问题,而后者对于即将启动的保险资金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试点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保险资产为何倒退
上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保险资产总额为16335.45亿元,与上月的16367.27亿元相比,减少了31.82亿元。这是自2004年以来,在保监会对外披露的报表中首次显示出资产总额的倒减。
《中国经济周刊》在对多家保险机构的采访中了解到,截至4月,保险全行业资金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仅为1.52%,远远低于去年3.6%的平均投资收益率,除了股票投资收益为5%左右外,基金、债券等品种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仅有1.3%。
是什么原因让保险业总资产在4月份出现了“缩水”?保监会婉拒了《中国经济周刊》就此问题的采访,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公司负责人则认为,“这说明保险公司没有在资本市场上抓住机会。”在他看来,目前的保险业在以实力为基础的金融行业之中仍然缺乏足够的“话语权”。“注重收益的时代必须能够有效地掌控资金。”该人士说。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卢平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可以解释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保险公司目前的投资渠道狭窄;另一个是保险公司对于资本市场的判断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对资金的运作能力不强。”
据了解,截至2005年底,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到14315.8亿元。这些资金除了可以投资存款、债券、基金、股票外,还被允许投资短期融资券、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也可以采取各种方式间接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专家还预计,间接投资不动产、间接参与消费类贷款及产业基金等项目投资也有可能成为现实。
“既然投资渠道不是根本所在,那么问题就出在资金的运用上。” 卢平举例说,保险公司从去年开始热衷于债券回购,并在回购市场上表现得相当活跃。
2005年,保险公司在债券市场的交易额度约为4500亿元。由于当时债市的火爆,也引发了保险公司通过回购来放大额度、赚取套利收益的冲动。即将债券作为权利质押,融入资金,并在约定的时间返还资金,赎回债券。据了解,保险公司一边把融入的部分资金留在回购市场上,继续进行短期回购操作,一边则把一部分资金通过第三方投向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以期获得比纯粹投资债券更高的收益。
卢平认为,保险资金在回购市场反复操作,虽可以增加资金,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利率风险。由于融入资金所支付的利息是锁定的,而用融入资金所购的新票据或股票、基金,其收益率却是浮动的,如果保险公司操作的周期很长,就可能出现较大的投资风险。
风险压制保险QDII势头
此前,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表示,随着保险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保险的投资风险也在同步放大。而如何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是已经开闸但尚未启动的保险QDII面临的最大问题。
“投资渠道的逐步拓宽,并不意味着投资收益就一定会不断增加。” 卢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方面的问题会影响投资收益率。”
事实上,保险公司对QDII的反应也普遍谨慎。多家接受采访的保险业人士表示,要先等保监会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后,再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
太平人寿资产管理部相关人士指出,本币兑换成外币进行投资,难免会在换汇的过程中产生汇率风险以及换汇手续费,而人民币的升值风险让保险公司不可能将大量的人民币换成外汇投入境外资本市场。
太平人寿的担忧颇具代表性。事实上,除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家在境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外,对国内其他的保险资金来说,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汇率风险。“如果在没有一个完善对冲工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QDII是不太可能的。”业内人士坦言。
针对保险公司的谨慎态度,保监会资金监管处处长曹德云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谈到,保监会正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考虑为保险公司寻找金融衍生品作为避险工具,以使保险资金尽快投资海外市场。
他表示,由于国际上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保监会正在研究如何选择这些产品。
据了解,2005年整个国际保险资金有18%是投资在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有衍生产品作为对冲工具,至少可以规避60%至80%的风险。”
保险QDII细则的困惑
虽然为了分享5月份中国银行H股首发的盛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几家保险机构分别获准购汇境外投资,用于认购中行股份,但都是通过监管层“特批”的形式,并非启动QDII试点。《中国经济周刊》从保监会获悉,目前,关于保险QDII的关键性文件《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正由保监会和央行在加紧修订中。
“事实上,保险公司资金进行境外投资在技术上已经可行。”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但由于之前央行的‘第5号’公告中,涉及保险业的内容很少,所以保监会正在和央行进行商讨。”
在央行“第5号”公告中,涉及保险业的只有短短一句:“拓展保险机构境外证券投资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购汇额按保险机构总资产的一定比例控制。”将保险业境外投资的外汇资金来源从“自有”扩展到“购汇”。
但股票投资并未被纳入购汇投资的品种之中,颇出乎保险业的意料。据保监会相关人士透露,在保监会与央行就保险资金QDII实施而进行的商谈中,股票投资一直是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
而在此前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允许保险机构境外投资的品种更是远远多于央行公告中规定的品种,不仅包括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还涵盖结构性存款、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等投资品种。
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在QDII投资渠道与已放行境外投资渠道不一致的情况下,保险业如何进行政策的衔接和调整?
上述保监会人士表示,央行公告发布后,保监会已与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研究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政策变化和形势需要。
“QDII只是增加了购汇的环节,所面对的境外市场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对于QDII将涵盖哪些投资范围和品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沟通。” 该人士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