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 > 正文
 

限折期将近车险价格战不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 08:59 新京报

  有不良代理人利用虚假优惠信息诱使车主“涨价”之前重新投保

  李先生最近有点忙,几个星期以来他一直在打探京城各个保险公司的车险价格。去年7月底,他在4S店买了一辆桑塔纳超越者,又花了4000多元投保。尽管还有1个半月保险才到期,但其续保工作已基本准备好了。

  提前续保是因为今年3月,保监会出台了19号文件。这份被称为“限折令”的通知要求,6月1日之后车险打折最多不能超过7折。

  通知发布后,李先生接到保险公司代理人的电话,“你的保险期限在‘限折日’之后,以后最多只能打8折了。不如现在提前续保,赶在‘限折日’之前可以6折优惠。”现在,为了配合交强险的实施,“限折令”

  也被推迟了1个月。于是李先生开始留意比较各家公司的价格,决定赶在限折日之前为爱车续保。

  在多方比较的过程中,李先生切身体验到了车险市场上的价格之乱。

  面对“限折令”,保险公司“各显神通”。既有人保财险等公司在5月中下旬降低车险折扣,也有一些代理人“高举折扣大旗”。

  “我们以前最多可以打5.8折,但是现在不行了,最多6.5折”一位代理人说。也有代理人声称,最多只能打7折,但可以赠送其他保险,或是在此基础上给予10%的所谓“单外优惠”。

  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监管机构早就明令禁止的。所谓5折、3折,其实水分很大,往往是代理人故意抬高保单价格,再故作优惠地给予“超低折扣”。

  对于“限折日”后的车险价格,绝大部分保险公司或代理人都表示,“这个很难说,要看你去年的出险情况,还要看公司有没有什么优惠活动。”有的仍表示,只要明年还通过他们续保车险,就可以直接拿到6折的价格。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一些不良代理人利用虚假的优惠信息做障眼法,诱使部分车主赶在“涨价”之前重新投保。也正是在他们“提前续保,能赚不少”的口号下,刚刚平息的车险“价格战”才又重新打起。

  ■消费提示

  “后限折”时代,服务比打折更重要

  随着“限折日”的临近,越来越多车险即将到期的车主加入了李先生的行列。不仅如此,连一些投保时间不长、暂时不用为目前的车险价格操心的车主,也“目光长远”地四处询问“明年能打几折”。

  毫无疑问,车险的价格是消费者在选择保险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实际上拘泥于保费的价格、甚至折扣的幅度不仅意义不大,更有可能因为忽视服务因素而得不偿失。

  其实,车险保费的打折比率是有严格条件的,真正可以让投保人买得放心的车险,应该经过详细的保费计算。计算时必须综合考虑车龄系数、车型系数、主驾人性别、年龄系数等。

  而且即便要比较价格,单看折扣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因为折扣是针对基础费率而言的,但各家保险公司的基础费率本来就各不相同,再加上一些代理人“先提价再打折”,一家公司6折后的保费往往会比另一家公司的7折保费还要贵。

  限折后,保费差异缩小,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就是车主选择车险时的重要因素。在出险后的理赔服务方面,服务网络的覆盖面、救助和理赔速度、赔付的公正程度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尤其是对于不出险或出险较少的投保人,更应该考虑一下专业的汽车安全增值服务。

  ■市场观察

  车险:“物美”取代“价廉”

  随着车险“限折令”的临近,保险公司将要逐步丢掉以“价格战”为基础的低水平竞争手段。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车主们依靠什么来选择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又依靠什么来提高自己的

竞争力

  近日,国内第一家专业车险公司天平保险向车险用户介绍了将于7月推出的12项全方位车险服务产品。其中不但囊括了当前主流的保险服务,还有多项行业首创的增值服务。例如由专业人员指导的汽车模拟驾驶培训服务,可以帮助投保人掌握正确的驾驶方法,提高驾驶水平。而车辆保养咨询服务则能够帮助客户掌握安全用车养车的知识,降低车辆故障和事故率。这些新型的特色服务不但为车主带来了更多实际价值,还提供了诸多安全保障,从而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率。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车险市场的逐步成熟,“物美”将会取代“价廉”成为投保人关注的重心。而投保人对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出险以后的理赔服务。相对于需要理赔的客户,没有出险的车主人数更多,而他们会更加看重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增值服务和特色服务。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张嵩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