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 > 正文
 

广东酝酿推出气象保险 涉及房产家电等多个行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07:29 信息时报

  房地产楼盘开发、家电经营、服装经销、花卉供应、卖珍珠奶茶等均可投保

  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徐毅儿 通讯员 魏维宽 杨绮薇

  事先向保险公司购买一份天气保险,并约定一个天气状况,一旦“天空不作美”,出现约定的这种不利天气状况时,投保人即可以从保险公司处获得赔偿,一切以天气实况为依
据,而无需再多的麻烦手续。据介绍,这样的“气象险”在国外早成气候,精明的企业和商家为减少自己的运作风险,购买气象险成为业务习惯。

  日前,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接受时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广东气象保险业务将很快推出。

  操作设想:经商不再承担天气风险

  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透露,目前,该局“水库流域体积降水量”预报方法正在研究中,预计今年内可以推出、应用。还有,其“台风灾害评估系统”已经研制成功,正在优化,而“暴雨灾害评估系统”也有望在今年底推出。这些措施都是为开办气象险作准备,因为气象险的开办,很大程度上依赖气象预报系统的完善。

  “气象保险为可以很好地规避运营风险!”余勇介绍说,“只要保险、气象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就可以保证这项公益性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下去。届时,无论是露天演出、运动会、庆祝会等极容易受天气状况影响的户外活动,还是房地产楼盘开发、家电经营、服装经销、花卉供应、乃至街边路旁的珍珠奶茶等各类商家的经商活动,都可以投保气象保险,从而达到规避经营风险的目的。

  实施意向:保险公司对此很感兴趣

  余勇认为,这一破冰之旅可以坚持先易后难原则,先从约定类保险开始,根据业务发展及市场需要逐步增加保险项目。

  比如,露天演出、运动会、庆祝会等,如果有雨就可能影响这些户外活动。主办方事先可向保险公司购买该天的天气保险。如果那天刮风下雨,户外活动无法进行,保险公司就按照保险合同,向主办者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兑付赔偿无需投保人提交损失清单,保险公司也不必核实投保人的经济损失,一切以天气实况为依据。再如,建筑工地需要租用起重机,但在大风、大雨等天气情况下,起重机不能正常操作,只要投保人购买了施工当天的天气保险,保险公司就要支付一定的赔偿金。赔付金额可大体等于下次租用起重机的租金。

  余勇指出,只要保险、气象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就可以保证这项公益性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下去。

  对于气象部门推展“气象险”的构想,众多保险公司表示感兴趣。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相关人员称,虽然目前总公司方面尚未开展此项公众型灾害性保险业务,但觉得有发展潜力,可以开发、拓展此项业务。该负责人还提议:“气象保险的确立,相关费率的拟定非常重要,要投保人、保险公司、气象部门三方坐下来好好谈!”

  实施风险:预报偏差源于资金缺口

  在专访中,余勇提到,目前,广东省的气象监测网络建设仍然不足,自动站密度不够,特别是对乡镇来说,需求缺口更加大。同时,我国的海上防灾减灾能力薄弱,其中以海洋监测尤为落后。被问及“为何天气预报与天气实况存在偏差”的问题,余勇脸带歉意地微笑着说:“有差距才会有更大的提高嘛。”

  据了解,去年,广东省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10%,台风预报准确率提高了11%,这证明了我们的气象人在不断的努力中,在不断的进步之中。

  面对种种困难,如资金投入等问题,余勇坦言:“将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据介绍,今年,广东省气象局将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以求提高短信服务的经济效益,一是开展差异化、个性化短信服务,二是提高社会影响力,免费向公众发送重大天气气象短信服务,三是依靠气象科技和通信技术,积极推动气象彩信产品研发、发展等,此外,还会拓展小灵通短信服务业务。

  国外经验:卖花商遇天气变化可获赔付

  余勇向记者举了这样一个气象保险实例:在日本,观赏樱花是一种迎接春天的庆典,一家交通公司每年收入的1/3来自樱花节。2002年,因为春天提前到来,这家交通公司的收入大幅下跌。于是,他们设法寻找规避风险的办法——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天气保险,如果因为天气过暖,日本樱花在4月底的旅游黄金周到来之前开花,保险公司就将支付一笔不小的赔偿费。

  余勇再向记者举例:“比如花商卖花。天气很好时,鲜花销量会提高,但如果天气变化大——气温太高,鲜花则会加快凋谢,雨量太大又会让鲜花很快腐烂。为降低天气带来的损失,花商老板可给经营的鲜花业务买一份保险。双方签订合同,花商先向保险公司支付给一笔合同金,如果未来一段时期内降雨量很大或气温很高(具体到降水超过多少毫米或气温超过多少摄氏度),花商就可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补偿。如果没有出现相应的天气状况,保险金就属于保险公司。”

  据了解,气象险在国外早成气候,精明的企业和商家为减少自己的运作风险,购买气象险己经形成一项业务习惯。

  据余勇介绍,几年前美国某大型能源公司就率先推出了气象险,如今已在法国、德国、日本等国迅速发展。而日本盛行的气象险,其运作过程大致是:“申请保险业务的企业先支付给负责保险的公司一笔合同金,接着商定具体条件。如1个月内要是有1天以上的降雨量超过了20毫米,企业即可按照下雨的天数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的金额补助;要是没有1天的降雨量超过20毫米,那就意味着合同金全数奉送给保险公司。”

  余勇称,该保险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约定保险。例如,降雨可被看作不利天气,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双方事先约定一个雨量值,一旦实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约定雨量,保险公司就要向投保人支付赔偿金。另一类称作放弃保险。由于不利天气使户外活动被迫放弃或改期,保险公司则赔偿户外活动的花费。如今在英国,凡与天气有关的户外活动,诸如足球赛、空中特技表演、花卉展览,甚至外出旅游等等,都愿意购买天气保险。

  市场预测:企业保险需求更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天气灾害经济代价破纪录,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保险公司损失高达700多亿美元,打破了2004年所保持的最高“纪录”——经济损失为1450亿美元,保险赔付约450亿美元。

  在我国,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20世纪的50年代是80亿元,70年代245亿元,80年代410亿元,90年代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本世纪以来已接近或超过2000亿元……因天气灾害所造成的经济呈直线上升趋势。

  余勇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单位面积财产“含金量”的提高,气象灾害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将越来越大,企业对保险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中国气象学会的专家告诉记者,在国外,“气象险”早成气候,精明的企业和商家为减少自己的运作风险,购买气象险己经形成一项业务习惯,气象灾害甚至成为保险业防不胜防的最大威胁。

  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开办“气象险”这项新业项。该专家称,“气象险”在我国未能发展起来是有原因的。仅以农业为例,我国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向很差,农户自身的防灾抗灾能力更极其有限,一旦遭遇天灾,几年都不得翻身。气象灾害让农业保险处于“赔不起、保不起”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如果按照农民能接受的费率,保险公司赔不起;如果按照保险公司能接受的费率,农民保不起,由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补充观点 气象与保险早已有合作

  其实,我国虽未开办“气象险”这项新业项,但与天气有关的保险业早已萌生。

  广东省气象局广州国际专业气象台副台长罗森波告诉记者,广东的气象部门与保险企业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了,它是一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所允许的有偿服务,并被企业所接受。

  罗森波称,早在10多年前,广东省气象局就与国内三大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存在业务合作关系,并保持至今。“保险公司本身有三大功能,分别为防灾、理赔和展业,这三大功能无不与气象服务有密切联系!”罗森波如是说。

  罗森波认为,防与不防很重要,在气象灾害到来之前,气象部门及时将服务信息提供给用户,将有效减少和避免损失。在理赔方面,当气象灾害已经发生,保险公司理赔的依据是什么,该不该赔?这都需要气象部门去调查确定。

  罗森波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末,原东山区有一家宾馆,其程控电话交换机连续3年被雷击,对于这样的理赔案件,就需要气象部门去翻查当时当地的打雷记录,以确定保险公司应不应该理赔。

  此外,在展览行业方面,保险公司对气象部门的依赖同样非常大,如由气象部门向保险公司提供气象指标,进行承保风险分析,确定“费率”(即赔付率)等。据介绍,在广东,“大风8级”、“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等成为陆地企业财产的理赔条件,这些规定自90年代开始一直被沿用下来。

  相关链接 气象信息可“造福”各行各业

  谈到气象服务在各行各业的作用,罗森波以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为例,向记者作了一些介绍。

  罗森波说:“农业保险也是一种靠天吃饭的气象险种,水灾、蝗灾、干旱等自然灾害都在农业险投保范围之内,因此农业险的投保范围普遍受气象条件制约,设置合情合理的农业险必须紧密联系地域气候持征、气象灾害特点。”同时,罗森波还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个实例:春节期间,若有寒潮来袭,气象部门及时将预测信息传达到广州市蔬果集团,以便于市蔬果集团提前到周边地区采购蔬果,以平抑节日菜价。

  此外,罗森波认为,气象信息在大型工业,如电力、水库等设备保护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罗森波告诉记者,广东有河源新丰江、龙川枫树坝、梅县青溪、蕉岭长潭等7大水库,10多年来都与气象部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水位接近警戒线,雨还会继续下吗?该不该放水?放水会否增加发电成本?放水会否对下游造成大的冲击?遇到这些情况,气象部门都要通过天气监测,给出适当的判断和意见。

  罗森波又举例:“台风靠近时,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核电站的防灾议案就必须马上启动。为免台风对核岛造成冲击,必须人为地将发电功率降下来!对普通火电厂来说,台风甚至会对发电厂房造成直接冲击,而原料添加等工作更应该及早完成!”

  同时,罗森波告诉记者,气象信息对服务业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冬天,市民都喜欢打火锅,当然寒潮来临时,吃火锅的人会更多。那么,寒潮什么时候到,提早预知,对羊肉、狗肉等火锅原料的准备将非常有利,商家可以据此提早进货,以保证材料的供应和降低成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