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友邦重疾险遭质疑 > 正文
 

保监会回应重疾险风波 拟编中国疾病发生率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 14: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萍 北京报道

  一句“重疾险只保死亡不保健康”的论断将重大疾病保险(以下简称“重疾险”)推上了风口浪尖。

  3月17日,在中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期间,中国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制度处处长王治
超代表保监会正面回应上述论断。

  王治超介绍,重疾险始于1995年才传入中国,是典型的舶来品,各家公司采用的也都是国外的疾病发生率。在中国保监会报备的796个健康险产品中,有199个属于重疾产品。

  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已经占整个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1%,其中重疾保费收入达到380亿元左右。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的重疾产品保费收入分别占其总保费的17.49%和16.63%。其中,2000年,中国人寿推出“康宁定期”和“康宁终生”两个重疾险种以来,累计赔付已达53.54亿元。仅2005年,因疾病发生赔付就达16.16亿元,占其总赔付金额的23.24%。

  王治超认为,“基于这些数字,所以重疾险并不是只保死亡不保健康的。而重疾产品的定价基础是疾病发生率,保障的范围也恰恰是一部分可保的疾病风险。”

  “首先要完善产品的审批和备案制度”,王治超说,尤其针对重疾险,“我们将改革现有的产品审批制度,邀请社会相关专家尤其是有医学背景的专家参加,共同参与审查,尽量使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吻合”。

  此外,还要尽快出台重大疾病业务的标准,“例如什么是重疾,重疾的病种、数量,包括重疾险的标准条款等”。

  据中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的消息,目前,保监会正在推动销售人员的分级分类考试,还有寿险

理财规划师的相关考试等措施,推动保险业的专业化和诚信体系建设。

  王治超表示,除了对上述销售入口的管理外,核保核赔作为“出口”,管理同等重要。保监会计划推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核保核赔工作小组,推动行业出台标准的核保核赔制度。“如果需要,保监会将考虑出台人身保险的核保核赔管理办法。”

  王治超认为,加强创新,首先要在产品上尽力推动本土化的进程,例如推进对于中国自有疾病发生率数据的研究。

  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编制保险业自己的疾病发生率表已经被保监会提到日程上来,但由于与目前已经掌握大量疾病发生率基础数据的

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之间的信息共享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该表的编制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8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