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低保制度将不再一刀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10:08 南方都市报

  低保制度将不再一刀切

  试行分类救助,用老人退休金养孩子的家庭入低保门槛拟降低

  本报讯 (记者 陈实 实习生 何志强 通讯员 陈伟秋 文燕媚)凭借退休金供养家庭入低保的门槛拟降低。广州市“一刀切”的低保制度将改革。

  在昨日召开的广州市民政工作暨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上,市民政局局长李维杰介绍,广州市计划对低保制度做进一步改革,试行“分类救助”办法,科学合理地确定多层次的保障标准,将低保金用在“刀刃”上。目前正在制定实施细则。

  据悉,政府将按特困人员的劳动能力、致贫原因、困难程度、自救能力确定多层次的保障标准,改变以往所有低保人群“一刀切”的局面(如右)。这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救助资金的效益,目前有关部门正制定实施细则。

  最后“防线”两大弊端

  广州市自1995年开始实施低保制度。低保对象是广州市居(村)民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和个人。然而,这种“一刀切”的低保制度衍生出不少问题。

  退休金养孩子 目前最突出的是特困人员和退休的父母同住的情况。由于父母退休金也计算为家庭收入,一旦家庭总收入高于低保标准,这种家庭就无法享受低保,退休老父母只好靠退休金辛苦抚养孩子。

  低保金养懒人 同时,另一些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员担心就业有了收入不能享受低保待遇,宁愿领低保也不想出外干活,政府出低保金“养懒人”。

  “分类救助”思路

  对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具有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员,按鼓励就业的政策,实施就业援助;

  对靠退休金供养的家庭,在计算其家庭收入时,合理考虑退休人员的正常生活开支,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户;

  对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困人员,实施临时困难救助;

  对“三无”人员(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足额发放低保金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