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顺驰控股巨资转投保险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02:3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由于原来保险牌照比较难得,一部分民营投资者便先拿牌照,然后争取在一年筹备期内把牌照溢价脱手

  基于这个“炒牌照”原因,这些股东根本就不会让预计的资本金在筹备期如期到位。这也是造成不少保险公司筹建期间股东变数频频的原因

  自民资进入金融业的制度天花板被掀翻后,房地产民企纷纷高调响应。近日,记者从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获悉,在获得外资入股后,顺驰有意在几年内收购一家专业保险公司。而今年成立的保险公司股东名册中,不乏北京兆泰、杭州华瑞、北京永泰等房地产公司的身影。

  顺驰案例其实,顺驰试水保险业已有一年时间。顺驰公关部韩月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在天津和北京两地都已涉足保险业务。去年12月开始,顺驰便牵手平安产险和恒安标准人寿,成为全国首个提供跨行业中介服务的机构。这也使顺驰置业的服务范围由房

地产中介扩展至产、寿险在内的家庭
理财
服务。

  “进军保险行业看似是跨行业,其实是依托了连锁店的经营优势和渠道内客户资源。”据顺驰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孟令文介绍,一部分客户在回收资金后都表达了进行其他投资的愿望,顺驰于是作出了进入保险服务领域的规划。

  顺驰方面表示,顺驰置业的连锁店已经遍布了天津市市区的六区和滨海新区,在房屋中介市场和家装市场的占有率一直稳居行业前茅。而对于同样依赖销售渠道的保险服务行业来说,强大的销售网络是十分有利的。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伟认为,顺驰此举更多是处于资金上的考虑。“房地产业对于资金有大量的要求,顺驰资金链上的问题也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而涉足保险业,即使在前20年盈利,但是保险业能够长期提供稳定的资金量,无疑对资金吞吐量巨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这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互补形式。”

  利润诱惑“各地其实都已有房地产企业进入保险领域的案例,特别是‘非公36条’出台后。”北京永泰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戴皓谈起这个话题时,一脸兴奋。就在今年年初,永泰以20%的股权占比控股合众人寿保险公司。

  同样发家于北京的兆泰房地产的参股过程非常低调。直到一周前

长城人寿开业,以3000万元参股10%的兆泰才走到了前台。虽然不是大股东,但兆泰将来从长城人寿获得的利润回报仍然不可小觑。这家刚刚成立一周的寿险公司,是去年18家新批保险公司中惟一具有“国资委系”股东、惟一一家在开业前就有外资参股的寿险公司。

  相对于上述两家,都邦财险公司的房地产背景相对更加浓烈。身家10亿、都邦财产董事长王丽影就是靠地产起家;都邦四大股东之浙江华瑞集团和浙江吉华集团都是有房地产背景的企业。

  对于近期房地产业企业频频现身保险业的现象,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分析,“在很多企业看来,保险是一个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行业。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倘若投资失败,有限责任制度也会将股东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之内,这可能是房地产企业纷纷进入保险业的动因所在。”

  据悉,中远集团入股平安保险6年,回报超过400%;首钢股份参股生命人寿2年,所有者权益增长152.8%;对大地产险投资5000万元的太太药业在未来8年内获得的平均资本利润率将超过14%。

  这样可观的利润,让有政府背景的房地产公司也按捺不住了。刚刚拿到“准生证”的中新大东方人寿,是由重庆地产集团和新加坡大东方人寿参股的合资寿险公司,注册资本金3亿元人民币。重庆地产集团是一家负责重庆主城区范围土地储备整治的大型国有企业,该集团注册资金20亿元,目前资产规模大约为156.5亿元。

  一些房地产企业在过去几年的行业高速增长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使得这些企业开始觉得有能力进入并不十分熟悉的保险领域。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房地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膨胀增长后,开始担心本行业将来的利润空间是否会变小,这也使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始开拓更多的投资领域。

  背后风险在房地产公司高歌猛进的背后,我们依稀看到一丝隐忧。郝演苏强调,由于目前参股保险业的房地产商多为民营背景,因此,民营资本一味逐利的天性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保险业每年的增长速度都保持在30%左右,即使2004年出现了下降,但同比增长速度仍为11%。随着中国降低保险企业的设立门槛,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投资保险业产生兴趣也不足为奇。

  但郝演苏告诉记者,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通过旗下公司圈钱屡见不鲜,谁又能保证不出现房地产企业侵占寿险企业现金资源的情况?

  其实,当初很多民营企业家是抱着“炒牌照”的目的投资保险业。由于原来保险牌照比较难得,一部分民营投资者便先拿牌照,然后争取在一年筹备期内把牌照溢价脱手。基于这个“炒牌照”原因,这些股东根本就不会让预计的资本金在筹备期如期到位。这也是造成不少保险公司筹建期间股东变数频频的原因。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需要长期投入,一般盈利期需要7到8年,而他们短期逐利目的往往在进入以后才知道“后悔”,因此不断出现抽逃资本,以至于开业难的现象。

  《国际金融报》(2005年12月02日第二十五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