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寿险产品是否涨价由市场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02:0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天翔 发自上海

  《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下称“新生命表”)的编制,使得国内寿险市场一下变得热闹起来,其中有关国内寿险产品价格将要随之上涨的说法尤为敏感。

  《第一财经日报》此前采访发现,由于新生命表出台的大致日期被部分参与专家提前
透露,因此,不少保险代理人借势宣传寿险产品价格将要上涨,企图“借鸡生蛋”,借新生命表推出之际大搞“促销”。他们一般对客户声称“新生命表出台后,寿险产品将大面积涨价”,鼓动人们尽快投保。记者就曾接到了过不少类似的电话。

  某家新进入市场的保险公司,其代理人通过电话向记者“推销”称:“年底新生命表要实行,调整之后寿险产品会大面积涨价,尤其是养老险,其他像医疗、意外险也会上涨,并且涨价会在很短时间内出现,因此在涨价前大量购买会比较划算。”

  事后,记者致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被告知:“公司方面并未接到上级任何要调整价格的通知。”另外,该人士也表示,根据他了解到的情况,目前,上海的保险公司并不赞成代理人借国家部门出台相关新政策,对寿险产品价格上涨或下跌作夸大表述,利用客户对生命表知识缺乏和贪便宜的心理,来达到多推销保单的目的。

  上述人士向记者格外强调,未来只有对死亡率敏感的寿险产品价格才会发生变动,这些产品主要包括了年金、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

养老金方面,由于各公司的产品是以生存为主的生死混合型产品。因此价格变化情况将会不一致,有的会升高,有的可能还会降低。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寿险产品均要调价,价格的涨跌将由市场来决定,这里有一个市场细分问题。

  保险行业的生命表和平常认为的国民生命生命表不一样,后者讲的是整个国民预期寿命,而前者仅指参加保险者的经验数据,并不代表全体国民的寿命。我国第一张生命表是以保险业1990~1993年的数据为基础编制出来的,在第一张生命表启用之后的10年间,保险公司客户群的平均寿命发生了变化,其中非养老金业务提高了3.1岁,养老金业务提高了4.8岁左右。在我国首个生命表完成之前,国内寿险业基本上采用日本的生命表。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