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保险巨头风云变幻 此轮人事变动尚未结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10:2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保险高管人事调整未完待续

  5月26日,55岁的杨超卸任中国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由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冯晓增接任,原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林帆则出任总经理一职。次日,中国保监会

  党委宣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王宪章和中国再保险集团总经理戴凤举分别从各
自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王宪章的党委书记和总经理职务由杨超接任,而戴凤举的位置则由中国保监会财险监管部主任刘京生接手。此外,记者获悉,海外上市的中国人寿和中保国际并没有出现剧烈的股价波动

  短短两天时间,中国保险业风云变幻,出现了数起高层人事变动,涉及中国人寿、中保国际、中国再保险等大型保险公司以及中国保监会高层领导,虽然目前大部分人事调整已“尘埃落定”,但与之相关的交接、离职后人事填补等后续仍备受关注。

  对于此次高层变动,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保险业正常的新老交替。当年,保监会成立之初,几乎70%的官员都是从保险公司挑选,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部门之间本来就有渊源,保监会官员“下海”早已成为正常现象。前有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唐运祥出任中国人保控股公司总经理,后有广东保监局原局长张维功出任阳光财产保险公司总经理,北京保监局原副局长傅安平加入人保寿险筹备组等。

  但业界人士认为,到目前为止,这一轮人事变动尚未结束。王宪章在上市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务如何接替尚未宣布,还需要经过董事会讨论等法定程序。业界相关人士预测,股份公司原副总经理苗复春可能升任总经理。

  苗复春现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职务,兼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负责办公室、战略规划部、人力资源部、法律事务部等部门工作,并直接分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和海外上市工作。

  苗复春,1946年生,河北人。1981年9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技术经济专业,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是国家恢复高考以后第一批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之一。毕业后,先后供职于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外经贸部办公厅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中央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目前还是世界贸易组织研究(WORI)顾问。

  “长期的财经领域和政府部门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和领导水平,并具有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和协调能力。”这是接触过苗复春的专家给予的评价。

  苗复春代表中国人寿在今年参加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时曾表示,中国的保险业要走向国际是必然的选择,中国人寿正是顺应这样的潮流。同时中国保险市场从今年开始全面开放,竞争挑战在加剧,这个市场前景确实很大,潜力无限,所以中国人寿要奠定好坚实的基础,今后向国外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中国人寿要向国际一流寿险企业的目标迈进。

  此外,保监会方面,保监会副主席和财险部主任的空缺有待补充。新闻发言人袁力向记者表示,保监会对于人事任免都有所考虑,人事问题不能作随意表述,同时,任免问题应由人事教育部考虑,最后通过保监会党委决定。目前,保监会的空缺何时补上,尚没有一个具体的日程。

  记者致电人教部有关人士,这位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部门中有人员流动,其中分管的可以为其流动的代管,比如部门中有主任和副主任两职,主任被调走,副主任可代管主任事宜。但该人士也表示,目前对于任免没有确切的时间表。

  该人士告诉记者,保险界的人员调整和调动在保险公司和保监会之间经常发生,况且此次主要是集团“一把手”到达退休年龄。但这种变动,党委要经过慎重考虑才会作出决定,而且要从有利于保险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选拔人选。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关于保监会这两个职务的空缺,至少要等到7月才能确定。

  有关专家指出,这次人事调整实现董事长和总经理职位分离,无疑是国有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一次进步,此前不仅国有公司,甚至股份保险公司都出现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怪现象。只有打破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的局面,才更利于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

  戴凤举VS刘京生

  屈指一算,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已有56年,而这是64岁的戴凤举在再保险业工作的第11个年头,也是最后的年头。在这11年里,戴凤举亲身走过了中再集团9年间二次创业、三次体制变革,成功走上了集团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之路。

  戴凤举在今年集团的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就表明,集团工作重点是巩固改革的成果,不刻意追求成立新机构,也不排除在有机会的时候成立新机构的可能性。今后中再集团还要向有关的领域进军,最终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再保险金融集团。未来发展方向采取“一拖六”的战略,并积极创造规范的上市条件,期望可把旗下子公司分拆到香港上市。

  戴凤举还表示,虽然当务之急是要维持中再保集团在内地的主导地位,但集团未放弃拓展海外市场的念头,已在伦敦及香港设立代表处。

  正当戴凤举退休之时,近期中再集团子公司中再人寿巨额资金“失陷”汉唐证券崩盘的事情,引起了相关舆论对其离职原因的遐想。

  据悉,2003年12月,中再集团控股的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挂牌成立,注册资本8亿元。2004年,中再人寿在未经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与汉唐证券签订了高达6亿元的委托理财协议。

  因为汉唐证券的崩盘,中再人寿有4亿元左右的委托投资款陷入其中,占其注册资本金的一半。今年春节后,中再集团已派出要员到汉唐证券进行审计调查,同时协助中再人寿讨债。

  戴凤举今年全国“两会”的时候曾向有关媒体表示,自己已到了退休之时,希望接班人的经营理念要更现代化,可以把更现代的知识带到中国再保险集团。

  而刘京生这一人选想必不会让戴凤举失望。身为经济学博士和教授,刘京生有着丰富的保险从业经验和深度的保险学术研究。1978年至1996年他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工作,期间在英国工作4年,主要从事保险和再保险的经营性业务活动。刘京生在保险业也已从业27年。

  “刘京生勤于思考,而且做事比较谨慎,还很注重研究,他很令人钦佩。”一位接触过他的专家评价说,“原广州保监办主任魏迎宁、上海保监办主任周延礼都已分别升任保监会副主席和主席助理,而此前身为北京保监局局长的刘京生被任命为相当于副部级的中再集团一把手,也是合乎情理的。”

  杨超VS冯晓增

  日前,记者从中保控股有关人士处了解到,接替杨超的冯晓增目前还在北京做相关工作的交接,到港签驻事宜正在办理中,公司有关问题已经交由林帆处理。

  据悉,“新官”还未对公司做任何战略上的改动,即使有变化,也会公布于众。

  在20多年的保险生涯中,现年58岁的冯晓增与他即将走马上任的中保控股也是颇有渊源的。

  1986年至1991年,冯晓增曾在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保控股的前身)澳门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并在1991年至1992年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澳门管理处副主任。

  据了解,冯晓增进入保监会以来,一直分管财产保险和再保险工作。从传统车险业务的改革到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的试点,冯晓增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使近几年财产保险领域发生重大变革。

  业内人士表示,曾在中保控股的工作经历是冯晓增接任杨超掌握帅印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缺少集团化企业管理经验的冯晓增而言,承担中保控股今后的发展将是一个莫大的考验。

  据悉,目前,中保控股的三大块主要业务分别为香港中保集团、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一直致力于组建内地、香港金融控股集团的中保控股,其业务涉及产险、寿险、再保险、保险经纪以及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

  因此,冯晓增上任后仍面临着整合海外业务、开拓海外市场的工作。虽然当初设立控股集团很大程度是为了继续经营海外业务,但近年来中保控股海外业务的发展趋于萎缩,而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在国内复业后增长迅速,让中保控股当初的如意算盘落空。

  王宪章VS杨超

  对于63岁“退役”的王宪章来讲,虽不能说他已经盆钵盈满,但至少也算功成名就。去年他被评为“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而中国人寿作为我国内地惟一的保险企业再度入选《财富》全球500强,并由原先第290位飙升至第241位,在国内入选的金融企业中排名第一。

  作为中国人寿的掌门人,2000年王宪章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的中国人寿背负着数百亿元的沉重债务,公司全国保费负增长10.63%,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外资保险企业兵临城下,虎视眈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王宪章凭着他的才智突破了重围,创造了中国人寿的神话。

  2003年12月17日,中国人寿成功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筹集资金34.8亿美元,成为内地第一家在纽约和香港同步上市的金融企业。

  担任“经济年度人物”评委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这样评价王宪章:“我推荐王宪章,很少有人知道,人寿保险曾经是我们入世谈判最困难的领域,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王宪章和他的团队顶住了国外保险业的激烈竞争,保住了我们中国寿险业的半壁江山,作为谈判代表我感谢他。”

  然而,中国人寿也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3月,中国人寿在香港、纽约两地同时上市,不久便遭遇了“集体诉讼”,被告上美国法庭,此案至今尚未了结。去年9月,中国人寿被卷入“问题券商”的风波,托管在闽发证券的4.46亿元债券无法收回。目前,公司已经为此计提了8000万元的减值准备。同年,中国人寿更出现投资亏损人民币2.37亿元。

  毋庸置疑,如今,这些问题都落在了新任总经理杨超的肩上。有意思的是,历史似乎正在重演杨超从王宪章手中接过接力棒的一幕。据悉,这已经是杨超第二次从王宪章手中接帅印了。2000年,王宪章接到调令,受命接管当时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而他掌管的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权杖便传递给了杨超。

  杨超是在1980年加入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1981年留学英国,回国后任人保上海浦东分公司总经理。他不仅拥有20多年的银行保险从业经验,在多年国内工作经历后,又被派往欧洲担任中国保险(欧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

  在中保国际任职期间,杨超不仅将其推上香港主板上市,令其成为海外上市的中资保险第一股,还促成旗下太平人寿和太平保险在中国内地复业,并成立了养老险专业公司。在全球各大再保险巨头流年不利、纷纷被调降等级的时候,标准普尔反而将中保国际再保险的财务实力与长期交易对手信贷评级由“BBB+”调升至“A-”。

  实际上,两三年前,两大掌门人的再度交接,市场早有猜测。只是,当时中国人寿才刚完成股改,后又海外上市,便将种种猜测埋没。现在,这种猜测只是在最恰当的时间被证实而已。

  对于即将接管占据中国保险业半壁河山的中国人寿集团的杨超来说,这次所要面对的挑战,与当年杨超接手中保时的挑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悉,当时杨超接手中保,急需解决整合中保遍布全球数10个国家的分支机构,涉及财务、基金、信托、证券、房地产、旅游业务等金融与实业资产,以及在内地停业近50年等问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保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