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宏利集团放弃恒康天安 天安人寿几成定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03:39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萌 陈天翔 自广州上海

  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在决意全力打造中宏人寿之下正准备放弃恒康天安。而恒康天安也已按新名称上报保监会审批。

  恒康天安收购已接近尾声,宏利金融集团将全面退出——昨天,在中宏人寿广州分公
司佛山营销服务部的开业仪式上,中宏人寿总经理林重文和中化公司保险部总经理刘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一消息。

  中宏人寿是由宏利金融集团成员公司宏利人寿保险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核心成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公司合资组建的,双方各占51%和49%的股权。合资公司成立时,双方签署了“排他性协议”,即宏利金融集团不能再参股其他中资保险公司。

  恒康天安是美国恒康金融集团与中国的天安财产保险公司(下称“天安财险”)合资组建的,双方各占51%和49%的股权。

  宏利金融集团因收购了美国恒康金融集团,成为在中国同时拥有两家寿险牌照的跨国金融集团之一。

  中宏人寿总经理林重文向记者证实说,宏利金融集团早在收购美国恒康金融集团之初,就已决定在中国不合并恒康天安,而是将其分割出去。

  此次收购的价格目前尚无从得知,但知情人士透露,是以美元的形式向外方股东——宏利金融集团支付的,价格虽然不高,但肯定超过恒康天安成立时双方各注入的1亿元人民币。

  业界之前盛传恒康天安拟将50%的外资股权全部置换给中方股东——天安财险。收购完成后,恒康天安拟更名为“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内资保险公司。

  记者从一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2003年9月,宏利金融集团并购美国恒康金融集团的当月底,时任宏利金融集团亚太区最高主管的业荣达(VictorStanleyApps)来到中国,会见了恒康天安部分高管人员,明确称将让出美国恒康金融集团在恒康天安中的股份。

  巧合的是,天安财险在该年被传出通过私募筹集25亿元的计划,增发9.985万股新股,每股价格将在2.5元左右,并且打算将注册资本提高到15亿元。

  恒康天安在成立时,双方股东签署了“排他性协议”,其中规定“如果一方出售股份,另一方具有优先购买权”。

  上述知情人士称,天安财险当时明确表示希望获得恒康天安更多股份。按照当时政策,作为财险公司不能100%持有寿险公司,因此,天安财险拟将股份增持到大约75%,希望剩余25%的股份能吸引到内外资伙伴。后来,天安财险又提出增持2%达到51%,用剩余49%股份吸引外资伙伴的计划。但此事一直未果。

  2004年夏天,宏利金融集团与天安财险达成共识,51%的股份由天安财险“吃下”。但此时,天安财险却面临了偿付能力问题。当时,天安财险已建成分公司32家,中心支公司78家,这对其5.015亿元的注册资本提出了挑战。

  该消息人士透露,天安财险计划成立“天安人寿”的申请已经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时候提交到了保监会。

  林重文也表示,“目前恒康天安的收购已接近尾声,相关材料已经递交中国保监会,有望于近期完成更名手续。如没有意外,该寿险公司的高层人事将无大变动。”非常巧合的是,天安财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发行了4.3亿元的次级债。此前有消息称,天安财险正在和多家外资机构洽谈增资扩股事宜,天安财险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对此予以了证实。

  虽然林重文拒绝透露收购方身份,但对于外界关于“收购方是天安财险”的猜测并未否认。种种迹象表明,天安财险作为唯一收购者的可能很大。如果恒康天安股权收购成功,将成为中国保险界首例外资股东退出案。

  “外资股东退出并不奇怪,目前这种不太合常规的合资路线,一开始就体现出外资保险公司的独资预谋。”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说,缺乏保险行业经验、对短期收益的追求和未来高溢价股权收购的诱惑,注定了大部分合资公司的中方伙伴,随着中国保险市场政策全面开放,将在外资保险的中国攻略中扮演获取短期收益的过渡性角色。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天安人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