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行业动态 > 正文
 

重庆车险一年流失2亿 异地保单驱动无赢家战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4: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明 重庆报道

  “如果任由这些异地保单肆虐下去,我们的行业自律公约迟早要流产。” 5月26日下午,重庆一家产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庆市保监局副局长李有祥告诉记者,重庆的机动车辆保险行业自律公约始自2003年
。是全行业为了避免车险市场恶性竞争而达成的一种妥协。该公约效力约束所有在渝的保险公司,要求车险手续费必须严格执行8%的上限,同时严禁各种形式的返还。

  自律公约的效力明显,重庆的车险业务已从2003年的全行业亏损2201万,扭转至2004年的盈利307万元,实现历年来的首次盈利。

  就是这样一个自身整治初见成效的市场,目前正在面临四川等地保险公司跨地域保单的“竞争”冲击。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重庆车险市场,超过两亿的保费流入异地。

  原因很简单,由于行业自律公约固定了最低的车险折扣,异地保险商则采用更低的费率战术进入这个商场,他们的手续费(含返点)可不受限制的高至50%。

  但异地展业是一种违法行为。

  多家重庆产险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的车险市场,已经混乱不堪。

  一个违规者的独白

  2005年5月26日,重庆南坪旧车交易市场。

  一家专事营运载重货车交易的公司经理室,办公桌玻璃板下的一张名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一张四川某保险公司支公司业务人员的工作名片。这家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证实,公司交易的车辆正是向该保险公司购买保险。

  依图索骥。等待了四个多小时后,名片上业务主管李虹(化名)终于出现。

  李虹告诉记者,2003年下半年,四川人保(中国人保四川分公司)、成都中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就开始进入重庆市场。随后,成都大地等公司也逐渐进入。目前在重庆市场活跃的,有来自成都、简阳、资阳、资中、遂宁、广安、邻水、叙永、仪陇等地财险公司分公司或支公司的业务人员。

  “如果不是意外,今天我也不可能被你撞上”,李虹表示,尽管很多业务人员在重庆活动,但他们行为处理的得很隐秘。

  “像成都中华这样的大公司(指在渝的业务量),他们派了两个人在这边,住在江北区的居民楼里”,“而且还经常两个两个交换,月底把案子(车辆出险后的理赔资料)带回去,有时候我们都搞不清”,李虹介绍说。

  “我们做业务只找那些大的运输公司”,李虹说,“重庆的公司有行业自律公约管着,不敢明面上给(运输公司经办人)好处,最多明折明扣,或者请出来旅游吃饭什么的;我们直接跟他们讲好,多少个点的手续费、多少个点的返点,而且可以给现金,都是明算账的东西。”

  李虹透露,2003年他们刚进入重庆的时候,给当地运输公司的手续费返还大约是30%的比例;后来由于“竞争压力”,一度增加到40%以上;目前这一比例已经回落到30%左右,但对于一些“优质客户”,他们还是会执行超过40%,甚至更高比例的手续费返还。外地公司对运输公司收取的基本保费也比本地的公司要低很多。“比如一辆东风车,重庆人保要收10000,我们8000就能搞定。”

  重庆市大渡口区一家运输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最大的八家运输公司旗下的车辆已经从2003年初的4000台上下,猛增至现在的超过20000台。

  该负责人认为,2003至2004年间,重庆宽松的汽车信贷环境和“上牌政策”是本地运输公司规模急剧扩张的原因。

  “当时政府在扶持本地的‘川江’品牌,在很多方面都给予优惠”,该负责人介绍说,当时经常是七八吨的大车能够上1.5、1.75,甚至1.99吨标号的牌证。周边的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货运车主都来重庆落户,套“川江”品牌的车辆也一度达到80%以上。

  该负责人表示,尽管经过2003-2004年国家发改委的整顿治理,大量车辆在重庆落户挂靠的势头还是保持了下来。

  这给运输车保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没有赢家的竞争

  运输市场高速发展,重庆本地的保险公司却未在其中获得实惠。

  2003年,中国人保重庆大渡口支公司曾经为业界艳羡。区内云集的运输企业为该公司带来丰厚业绩增长。该支公司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2800万一跃涨至2003年的3700万。其中,来自营运车辆的保费收入占到六成以上。

  然而,2003年下半年开始,风云突变。

  随着该支公司按国家发改委和人保重庆分公司要求对机动车辆保费进行“恢复实际吨位”等的调整,伺机而入的外地保险公司几乎抢走了营运车辆领域全部的市场份额。

  2004年,该支公司保费收入1780万,其中来自营运车辆的保费只有300万。

  “剩下的这点还是当时没还完银行贷款的。因为银行当时在贷款时有指定,所以暂时还没走。”该支公司一位工作人员无奈的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该支公司2004年理赔的数额超过2600万。

  “如果状况不改变,我们会彻底丢精光。”面对记者,人保大渡口支公司经理冯渝龙无奈苦笑。

  人保重庆分公司车险部总经理孟其伟也是同样的无奈, “我们在2004年,根据市场赔付风险的情况上调了部分车险费率,并按国家发改委和总公司的要求,要求按车辆实际情况核保。但上调之后,保费的增加远远比不上流失。如果没有那些外地公司的话,去年突破7亿是不成问题的。”孟其伟说。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家车险改革在2003年1月1日其执行市场化新费率后,四川、重庆两地起初选择了相同的费率。而经过后来的一些调整,现在的情况是,四川的标准略低于重庆,如果四川的保险企业按四川标准在渝拓展业务,本身保费就要低一些。

  对于李虹们而言,重庆行业公约这种“不按市场化原则”的行业自律,恰恰成了他们的机会所在。

  但是,在这场疯狂抢占市场份额的运动中,那些外地的保险公司似乎并不是“赢家”。

  李虹告诉记者,外地保险公司在重庆业务量很大,工作人员却不多。车主出事后,“常常手忙脚乱”。

  据李虹透露,他们在三峡库区等重庆边远地区的做法通常是,以500元/次的价格,在当地的保险公司找人帮忙代勘。之后,驻渝的工作人员将车辆受损的照片及其他理赔资料通过邮寄、长途车捎带等办法带回。最后,这些公司的服务人员按照片定损赔付。

  李虹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但重庆各家保险公司对员工的类似“反骨”的做法是明令禁止的,前不久某保险公司涪陵支公司曾发现类似事件,这名员工受到了严肃处理。

  另据了解,购买异地保单的车辆出险后的另一种方式,是作为保险人的公司委托其在渝的分支机构进行代勘。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保公司,其遍布全国县市的分支机构最近正在推行“理赔无忧”工程。

  于是,就有了这种自己属地的车辆,保费流入他处,而车辆出险又要自己去查勘的荒诞逻辑。

  异地寻租的危险

  尽管接受记者采访的重庆人保公司一些员工表示“很郁闷”。但分管客户服务中心人保重庆分公司的副总经理蒋新伟,还是坚持表示根据该公司理赔规定,他们有义务接受委托处理的查勘定损等工作。

  另据一位接近成都中华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在重庆的理赔业务尚有100多件未调解,“处理不过来”。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像成都中华这种低价扩张的公司很危险。按照目前的赔付率,基本上每一单都是亏损的。它的现金流建立在快速增长的保费规模上。一旦增速减缓,入不敷出的压力非常大。

  低价销售、照片定损。这种模式执行到最后,赔付的额度就成了突出的问题。

  5月28日,记者在重庆某货场见到的一名车主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的车就是被挂靠运输公司买了四川某公司的保险,结果今年2月份翻车后,只获赔了30%。于是,“至今还在跟运输公司扯皮”。

  前不久,重庆一家名为恒通运输公司的企业成立了一个内部审计组,调查内部经办人员在办理车险过程中的“问题”。

  经记者调查核实,为该公司提供车险服务的是成都中华。2004年,成都中华开出的手续费是11%,另外还有28%的返点,即总共39%的综合手续费。2005年,综合手续费再次上涨到45%,其中亦存在现金交易。

  该公司的内部审计结果最后显示,该公司邱姓管理人员有约37万涉案金额来源不明。按2005年手续费的上涨部分,这意味着至少600万的保费成为寻租租金。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车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