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保险新闻_行业动态 > 正文
 

日资财险:中国孵化季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06:03 每日经济新闻

  本报记者陈天翔发自上海

  日本的财产保险公司成为2004年在中国市场上最活跃的外资保险主体,经过一个短暂冬季的蛰伏,日资财险公司在几年前就已经在华“产”下的“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孵化出成果。

  从中国保监会目前所公布的外资保险公司驻华机构名录信息来看,日资财险公司驻华机构的数量与美资财险公司的驻华机构数量大致相当,代表处各为约30家。在日资阵营中,站在最前列的是东京海上火灾日动、三井住友和日本财产保险公司,他们分别在上海和大连设立了分公司,并已经将分公司改子公司的申请递交给了中国保监会;如果一切审批手续顺利的话,“分改子”会在2005年有个结果,日本很有可能成为在华拥有独资营业性财产险子公司最多的国家。

  一直在中国市场上默默无闻的富士火灾海上保险在上月和国内的太平保险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在华日资企业保险事宜进行一揽子合作。近年来,富士火灾海上保险的许多日本客户在中国投资,但由于富士火灾海上保险在中国没有运营机构,只有代表处,因此急于找到一家有实力的中国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其如意算盘无非是希望利用中资保险公司的资源和网络,整合其在中国的保险渠道,扩大自己在中国的业务影响。富士火灾海上保险同时将按一定比例承担太平保险相关业务的分保业务。

  这种以签订类似合作协议的方式拉近和中国保险企业的关系,富士火灾海上保险显然不是第一家。2004年1月平安人寿与日本保险业巨头损害保险Japan已基本达成协议,双方将在人寿险、意外伤害险领域实施合作,主要开发及经营针对在华投资日本企业的保险产品,但合作方式有所不同,损害保险Japan将其在华投资的客户企业介绍给平安保险,保险合同成立后平安保险将从保费中获取部分提成。

  这样的合作,显然是初级的——中国保险公司并不能拥有这部分日本在华企业的核心信息及日本保险公司所提供产品的关键数据,中国企业往往获得的只是一定比例的分保业务及服务“佣金”,而日本公司则获得了其客户心目中一如既往的“优秀服务”的口碑,而保险公司的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日资财产保险公司最近在中国市场上的一系列活跃表现,并非是因为日本国内的保险市场发生了变化,而是这些日资保险公司越来越看重它们在将来的中国市场上的地位。就目前来看,他们热衷的业务依然是自己本土客户的在华企业,尽管这些公司也都声称是为自己现有客户提供服务,但他们同时也在采用各种迂回的手法切入中国市场。这一系列的手法包括设立分(子)公司、代表处、和国内企业合作等等。

  有一个消息,至今让人非常生疑——本报曾在去年12月16日报道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下称“日本住友”)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日本住友在2004年年底前投入7000万~8000万日元(约合556万元~636万元人民币)用来收购北京一家名为“A-ONE”的保险经纪公司8%的股份,以此协助在华经营的日资公司购买保险。日本财险公司却愿意花如此大的代价购买一家刚刚成立的保险经纪公司的8%股份,颇令人费解。而此前,日本财产保险公司与爱和谊保险公司各花了60多万元人民币,就分别获得了他们和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一起发起的中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3%的股权。

  差别是如此之大,是日资公司对中国市场太过着急,还是另有其他故事?这一切的一切相信在2005年的樱花季节过后,应该有个答案!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